危险源管理程序1目的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使组织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尤其对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加强控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风险,减少人身危害和财产损失。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服务及办公等场所范围内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及其实施。,负责组织全公司对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及及时更新。并对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风险评价,评价结果经各部门负责人审核确认,报办公室。,负责对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步骤业务活动分类→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判定风险是否容许→确定“重大/不可容许危险源”→制订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措施的充分性。如有必要可编制成风险控制计划,以书面的形式指导控制措施的实施、验证和评价。、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为依据,辨识与各项业务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业务活动内容包括:生产现场、工作场所、设备、人员(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包括员工、临时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等)和工作流程,并收集有关信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的原则。组织内存在的危险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如停电、停机、检修等;,包括如合同方人员的活动;,如建筑物、生产设备、物资等;,如组织所租赁的设备等。:危险源类别根据组织生产及办公特点,主要危害因素类别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及其他。、查阅有关文件资料,询问、交谈,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与工作流程分析等方法进行辨识。本公司采用上述综合方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其公式为D=LEC其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L)从系统安全角度考虑将“发生事故可能性极小”,而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数定为7,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E)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分数定为7,,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C)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故来说,可从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后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的分数值为1~50,轻伤规定分数值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50,其他情况的数值在1~50之间,如表1所示。(D)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
危险源管理程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