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二、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和骨骼肌、心肌一样,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有些也具有自律性。相比之下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慢,伸展性大,具有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物质、温度变化及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性。小肠离体后,置于适宜的溶液中,观察其收缩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观察分析上述生理特性。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家兔2、器械、药品:电热恒温水浴锅、浴槽、张力换能器(量程为25g以下)、BL-410生物记录系统、L型通气管、道氏袋、注射器、培养皿、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台氏液、%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1mol/LNaOH溶液、lmol/LHCl溶液、2%CaCl2溶液。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标本制备流程:①击昏家兔:用木槌猛击兔头枕部,使其昏迷。②剖开腹腔快速取出肠管: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快速取长20~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置于供氧台氏液中轻轻漂洗,把肠内容物基本洗净。③制作离体肠标本: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8℃左右的台氏液中2、仪器安装与调试实验安装(如图):恒温水浴锅控制加热,恒温工作点定在38℃。将充满氧气的道氏袋与通气钩相连接,将肠段一端系在通气管钩上,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控制通气量,使氧气从通气管前端呈单个而不是成串逸出。仪器调试:BL-410系统的使用,选择“实验项目”中的“消化实验”选中“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相关参数设置的参考值:时间常数t→DC,高频滤波F→30Hz,显速→,增益→100g。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条上的“开始”按钮,调节参数至波形幅度、密度适当,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单击记录按钮。,记录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对照曲线。%乙酰胆碱向灌流浴槽内滴1~2滴。观察到明显效应后,立即从排水管放出浴槽内含乙酰胆碱的台氏液,加入新鲜温台氏液,由此反复3次,以洗涤或稀释残留的乙酰胆碱,使之达到无效浓度,待小肠运动恢复后进行下一项。%肾上腺素加入浴槽内1~2滴,观察小肠运动的反应。当效果明显后,立即更换台氏液。%CaC12溶液2~3滴入灌流浴槽内,观察其反应,效果明显后迅速冲洗。~2滴1mol/LHCl溶液入浴槽内,观察其反应。(5)基础上加等容量的1mol/LNaOH溶液入浴槽内,观察其反应。按上述方法更换台氏液,反复冲洗。,注入25℃台氏液,观察平滑肌收缩有何改变,当效应明显后再换入38℃台氏液,持续一段时间后,再换入42℃台氏液,观察收缩活动的变化(亦可根据室温的具体情况选做其中的一项)。五、注意事项——(通气)及浴槽内台氏液的恒温(38℃),以维持标本活性。。,以免影响基线。,效果不明显者能够添加。,并冲洗多次,以免平滑肌出现不可逆反应。。六、相关知识家兔小肠平滑肌以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的肠管活动最好,对生物化学因素也较敏感,所以选取用此处肠管作标本。七、实验讨论:1、正常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能够自动地、缓慢地收缩,但其节律性很不规则。小肠平滑肌自律性产生的离子基础尚未完全清楚,当前认为,它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具有波动性有关,当钠泵的活动暂时受抑制时,膜便发生去极化;当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的极化加强,膜电位便又回到原来的水平。2、%乙酰胆碱(Ach)2滴()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快,幅度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当前认为与消化道平滑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是Ca2+的内流有关。乙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Ca2+专用通道,另一类为特异性受体活化Ca2+专用通道。前一类通道对Ach敏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通道对Ach相对不敏感,只有大剂量Ach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都使得肌浆中Ca2+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3、%肾上腺素2滴()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减小以及基线下移。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当前认为与肠肌细胞膜上存在α和β两中受体,α受体又分为α抑
机能学实验报告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