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道德感悟廊”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教育理念。大厅墙以贴板、剪纸等不同形式,设有“孔子论孝”、“百里负米”、“上书救父”三个故事图案,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铁杵磨成针”等25则古训、名言、典故供学生们阅读,这样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对道德礼仪的理解认识,从而在生活中形成自觉讲文明、遵礼仪的习惯。孔子论孝孝的本质是对父母的情爱,孝的本质体现出来的是人的本性,“孝”文化的存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孝”文化的弘扬,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二十四孝之百里负米仲由,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勇敢,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采野菜为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侍奉双亲,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孝文化的本质。-缇萦上书救父,缇萦,西汉人,自幼聪慧、孝亲,缇萦的父亲被人诬陷,要受肉刑的处罚。孝顺的缇萦将父亲的冤情上书汉武帝,以舍身救父得免肉刑,他的义行感动了汉武帝,诏令废除肉刑,谱写了一曲千古传唱的孝义之歌。
孝文化解说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