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判断及心肺复苏术丁晓玉生命体征的判断每当伤害、意外、疾病等突然降临时,把危急病人送达医院或医疗急救系统到达现场都有一段漫长的等候期。在此期间,病人一旦出现流血不止,呼吸困难甚至心跳停止等症状,如果现场得不到正确恰当的急救,便会造成终身残疾甚至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具备正确的急救知识及技术非常重要。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现场人员可以及时、正确地运用救护技能,挽救生命。根据医学知识和有关统计,在人的呼吸、心跳停止的瞬间内(即4~6分钟),对伤员进行有效的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则伤员的生存率可达43%。测量生命体征,急救前的紧急判断遇到一个突发急病的病人,首先要学会如何判断病情。要知道需要看什么、查什么,才能正确的判断和处理。五大生命体征意识、呼吸、脉搏、体温、: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程度。对一个病人进行判断首先要观察意识是否存在。?意识存在?意识丧失:昏迷,呼之不应,刺激无反应。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轻拍或摇晃并呼唤患者,观察是否有应答、运动(包括眨眼、咳嗽、肌肉收缩等)。:是维持生命第一体征。?临终呼吸:频率减慢,叹息样呼吸(间断),深浅不一,节律不齐(快慢不一)。?呼吸停止:胸部无起伏,无呼吸音,呼气时口鼻无气体溢出。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可以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部,观察患者的胸部,看胸部有无起伏,听口鼻及气管内有无气体流动的声音,用面部感觉有无呼气时的气流溢出,注:现场徒手时临终呼吸视为呼吸停止处理。:正常60-100次/分,以颈动脉为准。现场徒手时判断方法:以手指确定病人喉结后,手指滑向一侧,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从耳后向前下方斜行的粗大肌肉,转头时可清晰摸到)前缘之间触诊有无颈动脉搏动。:-,腋36-37。升高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减低见于休克、长期衰竭病人。死亡1~2小时体温降至与环境温度相同,再结合身体下垂部位是否出现尸斑,可大致判断死亡时间,决定是否抢救,注意溺水等特殊因素下不能依此判定死亡,此项生命体征不能独立判定生死。急救现场一般不用。:正常60-90/90-140mmHg。需辅助设备,急救现场徒手及非专业人员不需判断。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CPR)=(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判断意识?检查呼吸?立即呼救?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放置CPR体位?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一、判断意识(轻拍重喊)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同志、你怎么了?”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意识丧失:昏迷,呼之不应,刺激无反应。)二、检查呼吸(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部)?一听是否有呼吸声;?二看是否胸廓起伏(5-10秒);?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三、立即呼救(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来人呐!救命啊!”?拨打急救电话120,告知事发地点。四、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
生命体征的判断及心肺复苏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