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论文同济大学《创新实践论文---浅谈上海自贸试验区》姓名:窦涛涛学号:101758年级:10级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指导老师:李永日期:2013年12月10日浅谈上海自贸试验区1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1758窦涛涛摘要:作为李克强经济学的破冰一步,上海自贸试验区从提出起就备受争议与关注。本文将从自贸区成立的国际国内背景、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上海自贸试验区、国际国内背景、历史使命、机遇与挑战一、自贸区的涵义及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亦可用来形容一国国内消除了关税和贸易配额并且对经济的行政干预较小的区域。上海自贸试验区即属于后者。上海自贸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其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成立是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大创举,也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必然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的背景从全球范围来看:近年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力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多边服务业协议(PSA)形成新一代高规格的全球贸易和服务业规则,来取代WTO,围猎中国制造和金砖五国,迫使我们二次入世。当前,参与TPP谈判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增至12个,覆盖全球GDP的50%。同时,21个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启动了PSA谈判,内容覆盖金融、快递、传播、电信、电子商务、运输、观光、物联网、移动通信、互联网等几乎全部服务业领域。这三大协议一旦成形,可能成为重新构建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新载体,甚至以此制定新的世界经济规则,并强化既有的“中心—外围—边缘—蛮荒”的世界权力(利)分配体系结构。中国对于这些有利于促进亚洲地区经济融合和共同繁荣的倡议均应该积极参与,才有可能在谈判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不被边缘化。但是,新一轮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美国,用意在抑制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次入世步履艰难。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是中国自身改革的需要。是以开放倒逼改革,而非单纯的开放。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路径、新模式、新尝试,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上海自贸区就是我国扩大改革开放的新尝试。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有关的服务领域,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方面的先行先试都具有较强的示范性,都将为今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累重要经验。改革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体现的是的创新。结合国际国内因素来看: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第二大的资源消费国和未来的最大消费国,但在当前全球货币竞争格局中,中国依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9月5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人民币的日交易量已经达到1200亿美元,远远高于三年前的340亿美元,这使人民币成为
自贸区论文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