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窄马路,密路网.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窄马路,密路网2016-4-151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2016-4-152“大地块,疏路网” 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路间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距也要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了城市路网的主骨架,这就形成了“大地块-疏路网”的街区模式。但此模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土地浪费,由于临街面少,使得沿街高强度开发,街区内部用地闲置或低效率使用;城市功能缺失,适合于商业活动的土地供给不足,城市交易功能被严重抑制;不利于分期建设,道路等相关市政设施难以协调适应地块过长的开发周期;路网缺少弹性。2016-4-153 宽马路导致行人过街困难,有畏惧心理; ·视野遮挡,底商可见度降低; ·宽马路经常牺牲行人的通行空间和休憩空间,减弱商家和行人之间的联系; ·不允许路侧临时停车或车位不足; ·街道整体氛围是通过性的,而不是邀请人停留下来。2016-4-154“窄马路,密路网”“窄马路,密路网街区模式”是一种与密集路网相辅相成的城市街区形态,是基于土地集约原则的,强调高效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街区空间,主张将人的活动从尺度巨大的综合体或者封闭式管理的社区中溢出,流到城市街道上去,重建街道的活力,形成一个富有活力的、人性化尺度的、亲切的城市氛围。小地块密路网的街区模式能够提升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一个适宜居住的充满活力的城市。2016-4-155关于它带来的优势,主要包括有:增大城市资源经济效益(密集的街道网络代表着一种在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区域内产生最大数量的街道,小街区城市区域和临街面的开发形式,这样的街区结构能使商业的利益最大化,使得城市土地的利用最充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和缩短人们使用小汽车的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并给发展良好的公共交通和选择其它交通工具提供更好的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这种模式的街区与其周边的街道承担起了城市公共活动和交往安全的功能,为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2016-4-156巴塞罗那的规划被认为是欧洲成功的规划范例,其街道几乎完全是由130m×130m的街道组成,尺度很小。案例12016-4-157曼哈顿密集的路网和狭小的街道所表现出的巨大弹性,也已经成为规划的经典(图2)。案例22016-4-158国内也开始借鉴这种街区模式,比如都江堰壹街区的规划设计中,有意识地将街区的街道按照等级区分成如下几类:9m和12m宽的街道限制设置底层商铺;15m和18m宽的街道可设置小规模铺面;24m宽以上的街道则设置了大中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居住型街道基本控制在两车道,而单侧步行道宽度控制在3-5m,使步行道在街道宽度比重中达到甚至超过50%。案例32016-4-159上海创智坊项目中,街道的宽度控制在24m以下,便于行人过街,加强街道两侧的联系;街道的转弯半径减小到6一8m,降低了车速,提高街道安全性并利于步行,由建筑组团围合庭院空间就拥有更加安静私密的气氛,同时,保证了步行者的安全性,倡导步行为向城市开放的庭院空间增加了活力(图4)。案例42016-4-1510

窄马路,密路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