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DB41/T947—2014)双本标准规定了双孢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和栽培基质、菌种、生产季节、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播种和发菌期管理、覆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建立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双孢蘑菇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19171-2003双孢蘑菇菌种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99-2002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GB/T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菇房用于生产的房屋及设施。 堆料将培养料按一定规格堆制发酵的过程。。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斯德消毒发酵的过程。4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58-2007的规定。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周围3km以内没有污染企业。地势高燥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2002的规定,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5 、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品种。 菌种生产按GB19171-2003和NY/T528-2010的规定执行。6 生产季节根据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特性,利用自然气温安排生产,7月下旬~8月中旬堆制培养料,9月上旬前后播种,9月中旬~9月下旬覆土,10月初~12月中旬为秋菇生长期,12月下旬~翌年3月上旬为越冬期,翌年3月中旬~4月下旬为春菇生长期。7 菇房建造建议菇房规格为:宽9m,长20m,边高不低于4m,砖瓦结构,安装有通风、喷水、光照等设施,内设5~7层床架,床架用竹竿、水泥柱搭制。,层间距45cm左右,床架与菇房两端墙之间及相邻床架中间留60cm~80cm管理通道,菇房栽培面积约500m。 菇房消毒在进料前4d将菇房清理干净,并封闭所有通气孔,用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床架和地面进行消毒。8 原辅料配方每一百平方米栽培面积用稻草或麦草3000kg,干牛粪1500kg~1750kg,棉饼或菜籽饼100kg,过磷酸钙50kg~75kg,石膏粉50kg,生石灰25kg。 堆制场所应选择在菇房附近,地面应平整、硬实,附近水源充足,排水畅通,通风向阳。建堆前1d用石灰粉进行场所消毒。2 草粪预湿建堆前将稻草、麦秸预湿5d~6d。预湿方法为:逐层预湿,每层厚20cm~30cm,堆高不超过2m,浇水持续2d~3d使草充分吸水。草预湿同时,将晒干的牛粪加适量水后堆起来,牛粪含水量60%左右,加水后的牛粪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即可。 建堆将预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