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古条”;“随口答”;“口风”;意蕴民间文学被誉为社会人文学科的“第三资料库”,“人民自己的百科全书”。因为民间文学中涉及的科学门类相当广博,包括:“哲学、历史学、文艺学、语言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心理学、法学、美学乃至农业、气象、水文、地理、医学等。”作为仫佬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涉猎广泛,意蕴丰富,是记载着仫佬民族人伦观念、民族性格、生活习俗的活化石。一、“古条”中蕴涵的思想观念“古条”是仫佬族人民用以记述历史,吟唱民间故事的歌谣形式。歌词多以叙事为主,既包括正史,也含有野史及民间传说的部分。古条歌的吟唱,是仫佬族民众传承历史,凝聚感情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正如郭沫若所说:“民间文艺给历史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3]。古条是仫佬族人民用以记述历史的重要形式,其杂糅的历史观念正是通过这些歌谣来体现的。如仫佬族最著名的古条歌——《今古对唱》是仫佬族现存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歌谣。其中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辛亥革命的历史,歌中既有对神话传说的讲述,也有对汉、唐、清等中国重要朝代的精确概括,同时又穿插着《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话本小说的人物故事。这种杂糅的叙述说明仫佬族民众尚未清晰划分神话传说、文学故事与历史之间的界限,但对于朝代次序与标志性历史事件已然有了足够的认识。古条歌中还有《蝗虫歌》、《水■龙良》等灾害性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虽有些歌谣年份不可考,但生动形象地描绘仍大体还原了历史的原貌,这说明基本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由此萌芽。。古条歌中包含有为数众多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这些故事凝结着各种伦理观念,承载着传播文化的功能,可视为仫佬族民众用于教育下一代的经典教材。如《孟姜女》通过传唱汉族民间故事“孟姜女哭倒长城”,表达了仫佬族民众反抗暴政的决心。又如《买花记》中通过包公亲审冤案,传扬了司法公正的理念。对于嫌贫爱富的观念,仫佬族民众借《朱买臣》中朱妻前倨后恭的故事给予了讽刺与批判,同时还通过《李公平》、《路遥与马力》、《水瓜情》等故事,表达了“贫时相帮,富时互惠”的观念。除了采用民间故事外,“古条”中还有更为直白的教育歌,如《传家训》。此歌所唱涉及到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等,歌中传达了一种互敬互爱、和谐相处的人伦观念,是仫佬族民众家庭关系的重要准则。。仫佬族民歌表达了仫佬族民众对自然万物的理解与思考。例如“古条”中收录的《十二时辰歌》,其中唱到的时间分段与中国汉代以来所总结出的规律十分类似,体现了仫佬族民众对太阳出没、天色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的归纳总结。此外,古条歌中还收录有《蝗虫歌》、《水■龙良》等体现自然灾害的歌谣,歌中多叙述了巨大自然灾害给当时民众带来的无穷痛苦,其中还提及一些较为粗朴的治灾方式,如通过棍打锣敲驱赶蝗虫,通过求神拜佛劝退水灾,这些歌谣是古代仫佬族民众生产力低下的真实反应,面对强大而不可抗拒的自然,束手无策的仫佬族人民只能将苦楚唱进歌谣中,以示后人。二、“随口答”中展现的风俗礼仪与情感思绪“随口答”是仫佬族民众在各种生活场景中随唱随答的歌,包含生产生活、爱恋情感,甚至花鸟虫鱼,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正如林继富、王丹在《解释民俗学》中提出:“民俗记录着生活,而同时,民俗本身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民间文学的意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