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方法:通过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对疱疹性口炎知识的宣教,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护理工作。结果: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护理效果显著,患儿早日康复出院。【关键词】婴幼儿、疱疹性口炎、【引言】疱疹性口炎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1],多见于1~3岁婴幼儿,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传染性强,多为初次传染,表现为较严重的口炎,急性发作伴发热,常有呼吸道症状,患儿拒食,流唌,烦躁。发病初期,口腔黏膜充血,牙龈红肿,疱疹分布在舌唇内侧,颊侧及上颚,经过1~2天前驱期,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继之成簇小水疱,疱壁薄、透明、易破裂、形成很浅的溃疡,显著口痛,流唌增多,常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长,发病可持续1周,溃疡1~2周痊愈,肿大的淋巴结需2~3周,如不及时处理可诱发并发症。2016年10月9日至2016年11月13日,笔者参与护理婴幼儿疱疹性口炎患者5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男3例,女2例,年龄6个月~3岁。轻症患儿3例,重症患儿2例,轻症患儿常规口腔护理,局部涂药,患儿康复出院。重症患儿,病程长,高热,淋巴结肿大。给予静滴抗生素,补充能量及体液,口腔局部清洁,涂药,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实就是飘散在空气里的口腔与鼻腔的细小分泌物。通过病人打喷嚏或咳嗽,病毒会四处飘散,最远可以飘到10米以外。所以,学校和幼儿园里的儿童极易群体感染。据医学专家统计,疱疹性口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在冬春季节更明显。[2](1)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2岁最多。(2)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3)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以临近乳磨牙(成人前磨牙)的上颚和龈缘处最明显,主要表现为成簇小水疱,易破,形成大面积糜烂面。(4)病程约7~10天,有自限性。(1)常见于成人,病程约1~2周。(2)诱因包括感染、疲劳、日晒、局部刺激、情绪紧张、胃肠功能紊乱、环境改变等。(3)损伤部位一般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主要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4)病损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婴儿经常会发怒、无精打采和拒绝饮食。宝爸宝妈一定要注意,疱疹性口炎还可继发于全身疾病如急性感染、腹泻、营养不良、久病体弱和维生素B、C缺乏等。因此,如发现宝宝有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因此经常哭闹。家长为避免宝宝患疱疹性口炎,可在平时让宝宝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早晚刷牙,注意口腔卫生。此外,体弱儿童应避免接触此类患者,以防传染。所以,应做好预防。(1)注意科学喂养,提高抗病能力,增强体质,避免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2)重视口腔卫生,特别在有急性感染时应注意清洗口腔。(3)注意饮食及奶具、乳头的清洁消毒,减少腹泻发生。(4)疱疹性口炎流行期间,可预防性服用板蓝根预防,每天1次,连续3天。[3],对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可口服阿昔洛韦200mg/次,5次/日,或者利巴韦林200mg/次,3~4次/日。
婴幼儿疱疹性口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