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莺莺的人性化解读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职业教育中心韩雁冰
《西厢记》流传了几百年,崔莺莺的形象早已深这里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词句“碧云天,黄
人人心。在我们的心目中,她是忠贞不渝的象征。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碧云、黄叶、绿波、翠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四选人了《长亭送别》烟,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本是一幅由蓝、黄、红
这部分,《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构成的立体感极强的绚烂秋光图,却是为了表现悲
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的离歌,凄艳动人,给人凉的思绪的,以乐景写哀情。此手法在古典诗歌中
以深沉的美感享受。下面结合长亭送别中的几处是很常见的。
景物描写来谈谈崔莺莺的形象,或许我们会发现一“端正好”曲词用的也是这种手法。曲词中的
个丰满的、具有人性光彩的崔莺莺。一个“晓”字告诉我们,长亭送别是从早晨开始的。
“碧云天,黄花地,雁南飞,霜林醉”正是刚走出家门
一
、乐景写哀。爱情有必然性吗的崔莺莺去长亭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坐在车里,看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到这大好的秋光,莺莺无限惆怅,自然的美景和人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生的美景从此都不再属于她。由此,在她的眼中,
这是赴长亭前的景物。这样就把莺莺在途中那枫林自然就洒满了离人的红泪。热烈的色彩下,
的离情别绪,包笼在一一径秋光之境中了,情与境完一对儿恋人踯躅于即将分手的路上。自然景境与
美交融。这支曲词是历来公认的写景名句。相传王人物心境形成极大的反差,以美的意境营造出了悲
实甫写完此句后,思虑殚尽,扑地而死晕厥。的气氛。
崔莺莺是名门闺秀,在没有遇见张生的十几年人生如梦,爱情是梦中之梦。可是,若无爱梦
里,她一直过着单调的生活。她生活的内容无非是萦绕,人生岂不更是赤裸裸的空无;离了暮雨朝云,
绣花弹琴,至于家门外秀丽的风景,她应该是很少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只是一堆死石头罢了。
见到的。姑娘家到了该谈恋爱的年纪,可她到哪里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本来就来之不易,两人加
去谈呢张生的出现非常恰当,崔莺莺的生活揭开倍珍惜。现在却可能骤然失去,他们的心情可想而
了新的一页,可是张生要走了,这一走还不知能否知。
回来。在送别的路上,她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在最“马儿迪迪的行”,快到长亭时,已是“疏林挂着
渴望爱情的时候,张生来了,所以,莺莺爱上他。如斜晖”了。“端正好”和“滚绣球”这两支曲子一个早
果出现的是李生,她或许也会爱上。所以,世界上上,一个晚上,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作者用心良苦。
并无命定的姻缘。十里长亭路,这对痴情的人儿从早晨走到了晚上,
年第期
足见难舍之情。当然这里面包含了夸张的成分。家能为他们遮风挡雨,请问能坚持几年再说,莺
莺是真心地鄙视功名利禄吗她从小生长在富贵
二、崔莺莺叛逆吗之家,哪里知道生活的艰辛。如果张生穷困潦倒,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她哪里知道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莺莺有传说中
这段写的是秋郊长亭的离筵。短短两句渲染的那样叛逆吗她其实是一个不谙世事的毛、头。
出暮秋凄苦之情,把整个离筵用秋的萧条气氛笼
罩起来,使秋境和离情统一,愈显悲苦。三、张生的离开到底带走了什么
这是一场沉默的
崔莺莺的人性化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