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门主要景点.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三门主要景点之——集津仓、盐仓遗址】集津仓、盐仓遗址始置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集津仓遗址:位于三门镇龙岩村西南一小片台地上,三面环山,南面临水,地势比较低平。这是三门以东第一处勉强可以建仓的地点。地面散布着许多汉代的灰色绳纹瓦残片,还有少量的唐、宋白瓷片,其范围东西长120米,南北宽70米,南面距黄河约200余米。1985年修东沿河公路时,又于此处出土唐宋瓷盘、瓷碗、瓷壶10多件。盐仓遗址:位于三门镇下仓村东南300米靠沙滩的第一阶台地上,地面上散见唐代灰色素面布纹瓦和白釉瓷片,其瓷片与集津仓遗址所出相同,这片台地南北长60米,东西宽40米。   【三门主要景点之——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在万里黄河上建设的第一座大坝。1957年4月,国家利用三门峡谷的有利地势和丰富的水利资源,在此动工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11月截流,1960年9月竣工蓄水。大坝高106米,长875米,顶宽30米。从此三门消失,险阻夷平,高峡出平湖。三门峡大坝横贯南北,它象钢铸铁打一般,拔地而起,紧紧锁住了滚滚黄流,让千年害河乖乖听从人民的调遣,集防洪、防凌、灌溉、发电于一身,为民造福。正象谢觉哉《三门峡》一诗中所述:“斩断神牙鬼爪,镶上一串明珠。出水蛟与跃门鱼,至此完全钩住。陆上水愁不足,河中水患有余。而今装入净瓶储,听我杨枝挹注。”黄河清,圣人出。站在坝顶,两岸壁立千仞,群山迭嶂,库内水平如镜,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库外的泄水排沙洞,喷放时高达十数丈,雪浪摇空,云蒸霞蔚,极为壮观。开闸放水时,怒涛翻卷,浊浪排空,狂奔咆哮,声如巨雷,大有黄龙腾天驾云之势,好一幅独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大坝下游,建有钢桥一座,使晋豫峡谷变为通途。著名学者郭沫若,1959年7月5日曾游览三门,并即兴赋诗曰:炸将神鬼化为烟,从此安澜亿万年。人道河清圣者出,圣人已出自戡天。三此神鬼已无门,河底龙宫亦不存。闻有盲鱼蒙解放,谅无眼泪哭神君。 【三门主要景点之——黄河漕运遗址】黄河漕运遗迹   从三门峡大坝以下,在黄河岸边的石崖上,处处可见漕运遗迹。黄河漕运始于秦汉,隋唐时有较大发展。其时,都城长安本地生产的东西,不足以供养庞大的朝廷,其衣食之源,还得依靠各地,粟米主要靠东南富庶地区供应,因此,黄河水运的开发利用显得非常重要。三门峡以下河道险阻,逆水行船困难更大,便在沿河主要是北岸山岩上凿了许多牛鼻子状的石环或者方形的孔洞,孔洞插上横木,铺上木板,就成为拉纤栈道,石环是用来挂钩拴绳的。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船只触礁而沉,也不知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死于漕运。统治阶级只管漕运租粮,以输京师,哪管漕运者征途艰险与生命安全。现在三门峡谷北岸的岩壁上,从砥柱以下一直到垣曲的五福涧口,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凿得很深的四方孔洞和被绳索磨得极其光滑的牛鼻状石环。留存本县的栈道遗址,有三门镇寨后村东南七里沟口沿河处,栈道长约30米,开凿于黄河北岸的石崖间,顶部呈弧形,底部高出河面2—5米,有牛鼻形、方形、长方形三种壁孔。往东到龙岩村(又名鳖盖)东南沿河处,栈道长20米,开凿于高出河面2—5米的石崖下,顶部呈弧形,壁孔有牛鼻形、方形、长方形三种,牛鼻孔上留有纤绳磨损痕迹,方形孔、长方形孔多在栈道底部,。坡底乡西寨村东南250米与东寨村交界沿河处,栈道长50米,遗迹主要为牛鼻形孔

三门主要景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百遍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