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1 你知道你知道 皮格马利翁效应吗? 皮格马利翁效应吗?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2§1 激励的原理一、:为了特定目的而去影响人们的内在需要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维持行为的过程。需要: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动机:是诱发、活跃、推动并引导行为指向目标的一种内在状态,----人(员工、团队、经营者)二、人的行为过程新的需要需要引发动机行为目标导致指向满足激励从激励的概念和人的行为过程,我们从中感受到什么?问题:激励是外在驱动力还是内在驱动力?激励如何起作用?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4几点说明:(激励的性质)(1)激励具有目的性激励的本质特性是根据自己的动机选择自己的行为。(2)激励通过需要来强化/引导/改变人的行为激励的起点是激发人未满足的需要(3)激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激励因素复杂、激励过程复杂(4)人的需要是复杂的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5§2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一、群体动力论公式B=F(P,E)B: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个人的内部动力、内部特征E: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1933年,卢因将“场”理论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了“群体动力”的概念。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6卢因认为: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总体不是部分的总和,因为各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大于或者小于总和。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7二、群体气氛对群体成员的影响(一)群体的风气1、群体风气对个体行为有规范作用2、个体在不同风气的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二)群体的领导方式专制型民主型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8要形成良好的群体氛围,领导的行为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沟通2、支持下属3、尊重下属4、公正无私5、行为一贯6、展示能力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9(三)群体中成员间相互作用的关系1、正的人际关系型行为2、负的人际关系型行为3、正的工作任务型行为4、负的工作任务型行为2016-11-26三峡大学《管理学原理》精品课程10§3 激励理论一、需要层次理论生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安全尊重社交自我实现主要论点:(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2)需要具有层次性,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出现;(3)高级需要不同,越得到满足越具有工作热情
M5激励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