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比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多彩的民族风情广元市利州区袁家坝小学孙小娇二〇一四年七月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广元市利州区袁家坝小学孙小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第2课《多彩的民族风情》。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学生生活实际离少数民族的生活较远,对少数民族的风情了解不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很感兴趣,有一些粗浅的认识。教材分析《多彩的民族风情》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个活动主题,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民族饮食、服饰、节日文化进行主动探索,发现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转化为增进民族团结的动力和行为。四、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2、体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及小组合作的能力。3、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懂得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教学难点:1、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较陌生,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2、我国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教学资源丰富,但难以取舍。六、教学方法结合本课的实际的情况,我确立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广泛分享”的教学方法。七、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 关于民族饮食、节日、服饰的课件;视屏《孔雀舞》;歌曲《爱我中华》。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民族饮食、服饰、节日的文字、图片资料。八、教学时间:一课时九、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布置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搜集民族风情的相关资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如民族服饰、饮食、节日等。(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出示《孔雀舞》。舞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舞吗?它是哪个民族的?2、师:这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风情,真是太美了,让我们都深深地陶醉了。今天,我们就走近这多彩的民族风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察,相信一定会让你流连往返。(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傣族的《孔雀舞》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三)、小组交流,共同探究1、师:我发现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大约有民族饮食、民族服饰、民族节日三个方面。现在我们进行分组,你愿意交流哪个方面就到哪一组去吧。2、老师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在小组里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可以展示图片、实物,也可以现场讲故事、唱歌、跳舞、表演等等。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针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引导。【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培养学生整合、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四)、汇报展示,丰富认识活动一:民族服饰大舞台 1、师:同学们讨论的可真热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呢?民族服饰小组。(在他们展示的时候其他组同学要认真听,也可以进行补充。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来展示?)
《多彩的民族风情》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