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门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⑵周期表的结构: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18个纵行(列),16个族: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差值①对于短周期元素: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②对于长周期元素:差值01、2、3~1213~17族别零族主族副族(包括Ⅷ族)主族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⑴ⅠA、ⅡA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⑵ⅢA~ⅦA、0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二、核素1、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当某种元素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定的同位素时,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在化合物里,任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都不变4、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二、原子结构质子(Z)带正电中子(N)不带电1、构成原子的三种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原子核(Z)核外电子(e-)带负电X电量:Z==e-⑴、构成原子的微粒数目的定量关系:符号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一类原子。⑵、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存在下列定量关系: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③质量数(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⑶、构成离子的各种微粒的定量关系:①核电荷数==质子数②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③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三、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在周期表中位置三者的关系1、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碱金属元素包括
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