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榆林市榆阳路南重点地段详细规划说明书榆林市榆阳路南重点地段详细规划筑700m。除需要保留6700m的公共建筑外,其余建筑全部予以拆除。现状用地构成表一、规划概述为了贯彻实施榆林市城市总体规划,促进城区合理布局和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进而增强榆林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作用,榆林市政府决定对城市部分重点地区进行改造建设。此举旨在尽快改善中心区面貌,积累经验,并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以利于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迎接西部开发热潮的到来。在这种条件下,受榆林市建委的委托,我院编制了榆林市榆阳路南重点地段详细规划。二、现状概况该规划片位于榆林市旧城南部,北至榆阳路,南至规定的改造范围,东至上郡路,西至现状邮电局家属院,。现状建筑主要为居民住宅、部分单位及小型商业、服务业等公共建筑,沿街建筑主要为小店铺,规划片内并有部分空地。建筑多为平房或二层小楼,样式陈旧,质量较差,并存在部分危陋房屋。规划片内地势坑洼不平,建筑布局混乱,建筑密度过大,道路狭窄泥泞,绿化及公共配套设施严重缺乏,居民生活极为不便,急需改造。现状住宅建筑67200m,公建建筑37700m,市政建项目用地面积(公顷)所占比例(%)、规划指导思想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明确规划功能分区。满足市民居住、工作、出行、休憩等需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注重城市景观设计,改善空间环境,并注意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协调。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在满足市民使用需求的同时,兼顾开发者的利益,提高经济效益。四、规划布局本规划片位于榆阳路南侧,榆阳路以北即为榆阳老城,榆阳河流经规划片南部。榆阳路为东西向城市干道,规划片内并规划有长城南路、肤施路、上郡路几条南北向城市干道穿过。因此,该地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规122222项目单位数量备注规划总建筑面积m2247300其中住宅建筑面积m78500公建建筑面积m162100现状保留建筑面积m6700居住户数户98180m/:L1:(容积率)万m/%25绿地率%33划片被长城南路及肤施路分隔为三个部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由榆阳路、肤施路、上郡路、榆阳河围合的地块规划为广场用地,沿榆阳路、长城南路、肤施路规划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内部其余地块规划为居住用地。规划用地构成表项目用地面积(公顷)所占比例(%)榆林市榆阳路南重点地段详细规划(一)南门广场南门广场位于旧城的南门外,北为的榆阳路、西为肤施路、东为上郡路、南为榆阳河。现状基地北高南低,最高点与最低点相差约6米,,。现状用地北部有农机局与林木种苗站两处单位用地,其余主要为一或二层破旧的居民住房,南面的榆阳河几乎干涸,现已成为居民的排污河,整体环境“脏、乱、差”。用地紧邻南门瓮城与榆阳古桥,东南不远处有一座凌宵塔,东侧的上郡路现状是榆林市通往南向的国道,而这条国道是榆林市与陕西省中部地区重要的连系纽带。因此,南门广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建成后能大大改善榆林市南部的门户形象,将来还可以成为榆林市整体旧城保护工程中的一个闪光点。根据广场所处的位置,规划将广场定性为城市休闲广场。根据这一规划目标确定规划设计重点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广场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理想场所,并具备一定服务功能。(2)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突出广场与瓮城、古桥、宝塔的视线联系,扩大广场空间的外延,使广场与古城相映成趣。(3)结合地形特点,突出广场特色。(4)广场空间开敞通透,增强对市民活动的吸引力。(5)由于榆林市气候干旱寒冷,风沙较大,植物生长较为困难,因此在规划中广场地面大部分采用硬质铺地,植物配置以适应气候、体现本地特注:%配置。、人防、车库面积。色为原则。。广场由北向南层层下沉,中间通过台阶与坡2道连系,呈现出错落有致的广场空间。并利用地势高差修建地下或半地下商业、服务等设施。充分体现自然原则与本土特色,并节约建设资金。、景点规划设计
榆林市榆阳路南重点地段详细规划说明书辩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