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中数学口诀教学法【摘要】口诀教学可以把广泛而芜杂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口诀辅助教学,并自编了高中三角函数学习口诀,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口诀教学法三角函数口诀就是用生动、形象、简练的语言编成的顺口溜。口诀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与特点而编成的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习和掌握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开始尝试口诀教学法,并取得初步成效,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对高中数学口诀教学的一些做法与体会。一、高中数学口诀教学的意义高中数学公式繁多,概念抽象,知识面广。有不少高中生学数学较吃力,公式记不住,定理不会用,甚至有些学生觉得学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有一定厌烦情绪。而口诀教学可以把广泛而芜杂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条理化、概括化,列出要点、重点、难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集中起来进行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学习和掌握。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加上恰当的方法,不怕学不好数学。二、高中数学口诀教学的运用 。口诀的来源可以是书本与网络,也可以自己编写。比如三角函数这一章,公式特别多,知识点容量大,很有必要把它编成口诀。笔者参考了网上一些关于三角函数的口诀,发现缺点较多,主要表现在:内容陈旧,篇幅过长,语句抽象,知识面窄等,实用价值不大。所以,在认真阅读熟悉教材,归纳总结之后,自编了下面的三角函数学习口诀: 高中三角函数学习口诀学三角函数,尽在单位圆。角度与弧度,2π就是360°。函数值正负,看终边象限;绝对值大小,见x轴夹角。同角关系式,知一求其余,正弦与余弦,平方和是1; 正切与余切,互相为倒数。余弦除正弦,就是正切值。化大小正负,诱导公式好,纵变横不变,符号看象限。两角和正弦,正余加余正;两角和余弦,余余减正正; 两角和正切,余弦除正弦。二倍角正弦,两倍正余积; 二倍角余弦,余方减正方。升幂与降幂,变形常用之。两弦皆有界,正负1之间;两切皆无界,注意定义域。正弦奇函数,四一象限增;余弦偶函数,一二象限减; 两切奇函数,正增而余减。两弦周期2π,两切周期半。图像的平移,左加而右减;对称轴中心,两者紧记之。若要求性质,化简观察之,化同名同角,一角一函数。若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若非特殊值,反三角求之。笔者觉得这些口诀通俗易懂,篇幅相对来说不长,却把三角函数这一大章的公式、主要知识点、学习方法基本覆盖。通过这些“诗”一样的口诀的感染,学生,特别是文科生,记忆数学公式,学能力有限,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提高。 。口诀编好了,还要落实到教学中,使其成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催化剂。首先,笔者告诉学生,要懂得每一句口诀的含义,能把每一句“翻译”成原知识点,就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学忆过程。这些口诀有些是具体的公式、知识点,有些只是“点”一下,要懂得延伸阅读,有些是学口诀是正确与灵活运用口诀的前提和保障。读口诀,找规律;全班齐背;分组背;个人背,看谁背得多背得准;挑战某某某等。再次,学生在解题中运用口诀,教师在讲评中引用口诀,充分体现口诀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学习一定量
谈谈高中数学口诀教学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