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忽必烈汗》中的意识流.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忽必烈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诗作之一。作者赛缪尔·泰勒·柯勒律治,曾与华兹华斯共同出过诗集《抒情诗歌集》。既是诗人又是文学评论家的他,讲求诗词藻与节奏,常以超自然的事物作为题材,能在神秘的事物中显示出现实的力量。柯勒律治诗歌创作数量不多,但极富独创性,所以他对浪漫主义文学做出了较大贡献。他的诗歌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诗歌的特征,如重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诗歌中充满了幻想和想象,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忽必烈汗》是柯勒律治记述他神奇梦境的一首诗,全诗共分三节,第一节描述忽必烈汗的逍遥宫和周围的环境;第二节描绘了诗人见到一女郎弹琴歌唱的情景;第三节诗人借助女郎的歌声从而希望借助音乐的力量筑起一个宫殿般的空中楼阁来。本文以这首诗为例,从意境、想象、韵律、语言和修辞五个方面来浅析诗歌的特征。一、意境特征一般说来,诗不传授知识,不叙述真实的事件,不描写真实的人物,甚至讲故事的诗在我们常读的诗中也不算多。因而诗反映的生活往往是间接的、曲折的,但同时又是深刻的和强烈的。在《忽必烈汗》中,讲叙的不是真实的事件,也并非这位大汗,而是诗人通过描写一些瑰丽奇幻的景色和人物来体现诗人的梦幻。诗中的人物忽必烈汗是中国13世纪蒙古帝国的统治者。而Alph和Abora,则是诗人梦中的河和山的名字。诗人自称该诗为“片断”,“片断”一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该诗的创作过程和内容形式的梦幻性质:意象的突兀诡异、情景的莽苍幽遂、主题的若隐若现以及节奏韵律的变换无定,这一切都表现了梦幻过程的“片”与“段”。然而,片段不等于残缺,诡异有别与晦涩,优柔的意象下蕴藏着严肃认真的理义,溟濛的梦境里运行着诗歌创作的大道。《忽必烈汗》一诗,表面上读起来似乎断断续续,东鳞西爪,然而一个鲜明的主题意象把梦幻中的“片段”融为一体。诗人不仅能把幻想创作成文字,而且能把它的启迪传达给所有听到或读到它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赞颂,诗人借助想象力用诗歌创建的大厦与蒙古大汗所降旨修筑的不为大家所共享的游乐之宫截然不同:前者是诗人创作的奇迹,是永恒的生命;后者是物质的享受,是倏忽而短暂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创作激情无限释放,从而达到对一种酣畅淋漓的自由境界的向往。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借用刘勰的话来界定《忽必烈汗》:“始正而末奇,内明而外润,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矣。”但同时也有人将这首诗看作一首政治诗。诗题“忽必烈汗”,是曾征服了大半个亚洲和欧洲的元代皇帝,一个具有野心的政治家。诗的主题是建造宫殿,前面部分是有关忽必烈汗在蛮荒中建造宫殿、改造世界的描述,以建造宫殿影射建造人类的理想国是很自然的联想——诗中有史实,也有幻想。众所周知,元代始祖统一世界的梦想并未实现,他之所以能征服亚欧大部分地区,他之所以失败,根源在于有无人民的支持。诗中用相当的篇幅描述了神圣的河流(Alph)、与之相关的奇异的峡谷(hasm)、浩荡的泉水(Amightymountain)、腾跳的石头(dancingrocks)、深不可测的岩洞(cavernsmea2sureless),以上这些意境恰当不过地显示了人民的威力,当统治者得不到人民的支持时,他的帝国必然要垮台。诗中忽必烈汗在流入大海的喧嚣的激流中,听到预言战争(影射人民暴动)的声音(第30行),他的理想国逍遥之宫终成了泡影(第31行)。在此,可将元帝国的兴灭和法国拿破仑的盛衰联系起来,

《忽必烈汗》中的意识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