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每一处博物馆的建造都有一定的意义,正是因为这些,才让我们对历史、对古迹更有所了解,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源远流长,你有没有参观过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后有什么体会?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 参观了交大西迁博物馆之后。感触颇多,收获很大。这一次不再是像以前一样,从书籍、网络以及一些资料中,以一种间接的形式了解我们交通大学的西迁历史,而是通过珍贵的照片、实物,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那个年代西迁以及之后学校慢慢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 20XX年对西安交通大学的15位西迁老教授的来信作出了重要批示精神,学习西迁老教授们的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传承弘扬西迁精神,西安交通大学与陕西省委共建交大西迁博物馆,并于去年开放。西迁博物馆一共4层,由序厅、放映厅、展厅和多功能厅组成。内容分为溯源、西迁和致远三个部分,展品丰富,内容精彩。溯源部分首次展出了1896年盛宣怀的《请设学堂片》,1899年《蒙学课本》,彭康翻译《费尔巴哈论》,唐文治编写《南洋公学新国文》等,这些都是老校长们珍贵的遗作,忠实地记录了他们的育人办学思想,一字一句读来依然让几十上百年后的我们感到震撼。我们身为交大人,应该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以母校的发展为己任,以国家的发展为己任,贡献自己的力量。西迁部分首次展出的有:周恩来总理就交大西迁问题发表专门讲话全文,陈学俊院士创作的“工程师之歌”,随校西迁的已有百年历史的英文打字机,随校西迁的摩托车,西迁专列食票,乘车证等等。其中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些当时的军训照片,照片上当时的学长学姐们,雄姿英发,正在进行各式各样的军训汇报表演。即使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物质生活也很匮乏。但是,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活力,比如摩托车队表演的高难度动作,背后一定蕴含了他们坚强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而今天的军训中,即使训练条件好了很多,很多大学生由于缺乏锻炼产生体质差以及意志力差的问题,使得即使是基本的军姿也难以站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切的基础都是我们的这副躯体,坚持锻炼,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更能锻炼自己面对艰苦环境的意志力,增强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致远部分则是一些让我有些意外的展品,包括:景海鹏校友捐赠的宇航服和宇航鞋,郭文珺校友捐赠的奥运服,王珏校友捐赠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模型。这部分展品的补充使得西迁博物馆内容更加完整这充分地展示了,我们交大西迁以来一
交大西迁博物馆参观心得体会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