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8.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锣鼓声声》是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一单元前三课都是探究声音的有关科学知识,《锣鼓声声》一课是这三课学习的基础。这节课探究的本质是“声音产生的原理”,而这又是小学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声音的种类繁多,从表面上看,不同的声音产生的情况很不一样,为了寻找各种声音产生背后的原理,需要全班同学开展合作探究,在观察中发现现象,通过讨论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既熟悉又陌生。在本课学习前,他们会欣赏各种不同的声音,能分辨出声音中的美。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对声音有着最为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们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声音的更多奥秘,所以要让他们说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他们都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但越是他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越是兴趣浓厚。整体设计: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科学学习的认知规律,教学时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知识载体和学生可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经行合理的裁剪和组合。设计为:欣赏优美声音,说说自己听到的声——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整理实验现象——讨论归纳科学知识——拓展。学习目标:1、在科学实验中发现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利用所学知识,对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和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在实验中发现声音产生的原理。学习难点:能对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现象进行分析。教、学具准备:塑料尺钢尺橡皮筋锣鼓音叉饭缸学习过程:听音激趣,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泉水声、发动机声、风声、等。师、听到这些声音那么有什么想法,想从中知道什么科学知识吗?提出问题: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锣鼓声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和生动的音箱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是学生探究的源动力。此时相机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从中提出本节的学习主题,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主动的学习欲望,就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为参与后面的学习探究筑下坚实的基础。大胆猜想师: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设计意图】:学而不思则罔,只有有自己想法的学习过程才是高效的学习过程。一开始也许学生的猜想可能会不着边际,但也是有意义的,这样可以与实验后的结论产生鲜明的对比,形成更深刻的知识烙印。动手操作,理解“振动”做小实验,认识“振动”。①、用手抖动书页;②、拨动塑料尺;③、拍手;④、敲桌子。学生分小组完成小实验。讨论:①、发声的物体是什么?②、发出的声音相同吗?③、这些物体在发出声音时有什么现象?学生展示后,提出“振动”一词,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振动”是什么意思。学生修改自己的猜想:师引导提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设计意图】:科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在这里的几个小实验,每个学生都

锣鼓声声教学设计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