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与发展当我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学校就在不断强调一个概念,那就是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起初我并不是很在意,认为这纯粹是学院的形式工作而已,但是,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涯已过完四分之一时,蓦然回首,我才知道,无的放矢,像个无头苍蝇似的生活是大学最可怕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只知道随着大流去考试去上课去比赛,也许你毕业之后,还是发现自己真的什么都没有学到,也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前方更是一切的未知数……概述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学院就一直在灌输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的概念,可是直到现在,我仍然很迷惘,自己究竟要干什么?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我不知道自己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意义在哪里?大一是大学生的迷惘期,很多新生在这段时间之内长久的迷惘,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学里梦想和现实的差距,差距越大,迷惘的时间也就会越长,越不容易去说服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面对现实,还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中无法解脱。事实上,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工作,应该贯穿于一个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甚至说是一个人的一生。每个阶段的情况不同,每个阶段的目标也不同,所以每个阶段的规划针对性更是不同。当我从自己所做的学生工作中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经常有意识的去反思自己,有意识的去规划自己要做的事情。如今,我发现身边的很多人在抱怨天天都很忙,却不知道忙的意义在哪里,自己又从中得到了什么,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其实,我也是一样,虽然在社团会有职务,天天很忙,但是想到卸任之后我还能干什么时,我又迷惘了,所以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希望帮助自己规划接下来的短暂而宝贵的大学时光。自我的认知与该做出的改变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经常去审视自己。自从形成了这样的意识之后我就经常去问自己,我有哪些优势?和别人比,我又缺少哪些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素质?我又该怎么去改变这一切?在不断的反省和思考中,我总结出了以下的几点:优势所在: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有足够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和学时工作很忙,但是我从未情绪低落或者出现随意的现象,相反,任何工作我都是充满着热情。学习方面也是一样,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在大一上学期,我获得了学院颁发的丙等奖学金。社团工作上多次策划很多大型的活动,工作多而枯燥,但是我还是用我的全部热情去做,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我的协调能力很好。在大一繁杂和沉重的工作中,我仍然可以顾及到学习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并且把每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学生工作出色,学习优秀,群众基础很好。劣势所在:最大的劣势就是表达能力欠佳。在中学期间,我是个很沉默的人,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所以不怎么善于与人交流,表达能力自然欠缺了很多。到了大学期间,虽然自己努力的去改变这一缺陷,但是还是有所欠缺。为了改变这一劣势,我很多时候都刻意去训练,比如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演讲,在部门中经常阐述自己的观点。抽时间积极地与人交流,学习别人与人沟通的能力。统筹能力较差。在很多次的组织活动中,发现自己总是纠结在很小的事情上面,不能很好的把眼光放眼于大局,统筹一切。主要原因是对人不信任,认为别人无法把属于他们做的事情做好,总是喜欢亲力亲为,事无巨细。结果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顾全大局的整体发展方向。认知到这点之后我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就学会了相信别人,积极和合作者沟通,做事的时候着眼于大局,分清主次矛盾,把握
大学生自我认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