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2006级)一、学制及招生对象(一)学制:三年(二)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中专、技校毕业生二、行业分析与职业面向(一)行业分析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已经转变为集机械、电子计算机、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提高呼唤我国高职专业要适应市场需求,改革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起点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职业面向本专业方向培养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和机械制造系统的控制、操作、调试、生产运行与维护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毕生后可从事以下岗位的工作:(1)机械制造业中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技术改造工作。(2)机械制造业中产品开发、产品制造工作、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工作;特别是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使用与维护。(3)模具的设计与制造、安装与调试等工作;特别是与CAD/CAM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4)车间班组及其他基层部门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等。(5)机电设备的微机监控以及机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及维护等工作。三、培养目标与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从事机械制造系统的控制、操作、调试、生产运行与维护,获得现场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专业基本要求(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2)熟练使用常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辅助设计软件的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须取得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4)电工操作与电子线路焊接与调试的基本能力,可获得低压电工操作证;(5)掌握本专业所需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进行机械工程运算的能力;(6)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与调试、维修能力,获得数控操作工艺员和数控机床中级工证书;(7)掌握机械制造系统的操作、调试、生产运行与维护;(8)掌握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9)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能正确选择加工刀具和夹具,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文化基础知识是本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适应社会发展与专业技术领域技术更新,提高或扩展其知识层面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内容:1)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法律基础与人文科学等;2)高等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等;3)身体健康与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专业基础知识1)工程数学知识;2)机械制图及计算机绘图知识;3)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本知识;4)电路、磁路与电子技术基本知识;5)VB语言程序设计知识;6)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7)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知识;(3)专业技术知识1)数控机床原理、编程、操作和维修知识;2)机械制造系统的操作、调试、生产运行与维护知识3)机械制造工艺知识;4)机械制造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知识;5)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知识。五、课程设置及主要内容(一)公共课思想政治在校期间通过学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时事与政策》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一是让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二是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体育与健康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和意义,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高等数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获得微积分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所需的有关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和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数学基础的知识和方法。大学英语本课程为基础英语,任务是培养学生必要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达到能阅读和翻译常见的文章资料、能书写常用的应用文、能进行基本的日常会话的目的。计算机文化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