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类论文参考文献格式1999-02-01试行(摘要)新闻出版署1999-01-,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BF],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5文章编号6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参见GB7713)。文献标识码为A、B、C三类的文章还应有英文题名。。作者署名应符合GB7713的有关规定。,参照ISO690,并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认可,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如:ZHANGYing(张颖),WANG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B、C的文章,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整个数据项用圆括号括起。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力学系,安徽合肥23000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作者工作单位宜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如注于地脚或文末,应以“作者单位:”或“[作者单位]”作为标识。英文文章和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工作单位还应在省市名及邮编之后加列国名,其间以逗号分隔。例:(InstituteofNuclearEnergyTechnology,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以便于计算机自动切分。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以便于建立作者与其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韩英铎1,王仲鸿1,林孔兴2,相永康2,黄其励3,蒋建民3(,北京100084;,湖北武汉430027;,辽宁沈阳110006):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或“[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1
参考文献具体格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