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晓岚吟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让学生在“读”中丰盈“美”的情感——《纪晓岚吟诗》说课稿武汉市江夏区何彩莲一、说教学理念当众说纷纭的语文观冲击着我们的视听,不少老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困惑,甚至不停地纠结着,但有一点让各位同仁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的重要手段就是读。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依标据本,切合学生的实际,运用好读的方式,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语文素养,享受学习过程。二、说教材《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编在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智慧故事”之首,编排意图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智慧美,懂得知识是智慧的基础。这篇课文就是围绕文学家纪晓岚吟诗一事,表现出一代才子的机智过人、才华横溢。故事内容有趣,语言浅显,文中有诗的形式特别,景和人的描写生动传神。编者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感情朗读和默读课文的训练,并加强语言的积累,为学生高段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定教学目标:,会认6个字,正确读写并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悠然、绝妙、机智”等词。,对古诗能熟读成诵。,想象秋江独钓的情境,体会纪晓岚的机智,并能受到熏染。教学重点: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情趣;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抓住第3自然段读文品诗,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认识人物的机智与才华。三、说学情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的能力,能把握叙事性文章的主要事件,对这类智慧故事中的人物尤感兴趣,能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但在课堂上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来掌握读文方法,达到深层次的品读感悟。我始终牢记《课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语文课堂就要有语文味,语言学习就是要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四、:引导学生诗文对照,想象画面;扣词扣句,点拨、感悟。:朗读想象法、默读勾画圈点法、品读交流法,让学生养成默读精思、潜心涵咏的良好阅读习惯。教法和学法往往是相互交融的,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五、说教学程序这篇课文计划用两课时来完成教学。2第一课时主要是检查认字读词;读题质疑,整体感知;并训练从段首句中抓重点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精读课文,领会文中的内在美。我设计了四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图文结合读想象自然秋色环境美从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入手,将带有插图的第1段文字文呈现出来,并这样引导:,江边的哪些景物吸引了他们?学生自读找到“落日、光芒、波浪、芦花、水鸭、钟声”这组景物词。,让他们变得更亮丽,如:(红红)的落日(金色)的光芒等在读中充分感受景物特点和描写的优美。,想象画面。这样能将体会景色美与积累语言、学习写景方法、发展想象思维有机融合。第二个环节:抓住细节读感受老翁独钓情趣美这部分内容是诗意中的灵魂所在,老翁的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需要在读中体会文字背后的情趣。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勾画重点词语。:抓“静静地”、“目不转睛”、“一动也不

纪晓岚吟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