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oc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一、东北地区水污染现状及典型问题1•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两大流域都面临十分严重的水污染。%,%,%。由于冰封期长,冬季史加剧了水污染态势。黑龙江、乌苏里江、兴凯湖、鸭绿江、图们江等国际河流和湖泊的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等问题频频引发国际纠纷。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化工公司二苯厂爆炸造成对松花江的严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硝基苯。哈尔滨因污染事故自23FI起停止供水4天,对沿岸居民和工农业影响巨大,俄罗斯对此事件十分关注,冃前述在进行关于赔偿的谈判。损失惨重,发人深醒。辽河流域河流水质污染严重,70%以上断面为劣V类,基本丧失环境功能;受上游水库调节和气候干旱影响,部分河流常年断流,缺乏生态用水,加剧水质恶化。,但其上游河流80%的监测断而水质为v~劣v类;四方台水源地是哈尔滨市最大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003年水质为IV类,上游江水中检出主要有机物180种左右,属美国EPA优先污染物20种,属中国优先污染物的有18种;吉林化工公司事故使下游水源地硝基苯超标数十至一百倍以上,虽然已经由于稀释、沉降而使浓度降低,但存留在冰层和沉积物中的硝基苯仍是隐患。%。%,超标因子均为总氮和总磷;太子河中游的参窝水库和东辽河上游的二龙山水库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难以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辽河流域部分地下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水质已不能满足耍求。3•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三江平原IV、V类地下水水质面积占15%;松嫩平原IV、V类地下水水质面积约占28%;辽河流域平原地区IV、%。,赤潮面积逐年增大2003年辽河流域的近岸海域(锦州、盘锦、营口三个海域)均为劣V类水质;主要污染物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C0D,部分海域出现铅、汞和石油类污染;渤海水环境遭受污染的面积,1992年不足26%,2002年达到42%;80%污染物来自陆上污染源。二、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存在问题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区,在工业污染的控制方面虽然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还远没有达到要求。据当地环保部门报道2003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松花江流域超过90%,%,%,但上述数据并不可信。据东北振兴网报道:“辽宁境内主要的324家重点污染源(口排废水百吨以上或日排化学需氧量10公斤以上)中,约有40%多的重点污染源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其中还有30家重点污染源的废水直排河流。”据了解,东北地区的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重污染型企业的污染治理措施不能正常运行,对开发辽宁省污染隐患极大的金矿仍存侥幸心,生产安全事故屡见不鲜,这些都市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急待解决的问题。东北地区的城市废水处理厂及排水管网建设很不足,正常运行率史低。松花江流域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不足20%,辽河流域不足30%;2004年辽宁省建成的污水处理厂17座,大部分处于半负荷运行或停运状态;吉林省2004年底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但只有1座正在运行,其实际
东北地区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