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路面是道路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承受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2、路基路面的构造除路基基身和路面层次外,还应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与加固等工程措施。3、道路是由路基和路面组成的。4、路基是在地表按照道路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沿途结构物。5、路面是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用各种坚硬材料铺设的层状结构物。6、对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路基整体应稳定牢固、路基上层应密实均匀、路面结构应坚强耐久、路面表面应平整抗滑。7、正确选定路基的断面形状和尺寸,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和加固措施,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8、路床:,,。9、路基上层部分最好选用良好的土填筑,要注意充分压实,必要时,设置隔离层或采取其他处治措施。10、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车荷载和气候因素的多次重复作用,路面结构会出现疲劳破坏、塑性变形累积和表面磨损。11、道路表面应保持一定的平整度,以减少冲击力,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道路的等级越高,对平整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平整的路面要依靠合理选用路面结构、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和经常及时的养护来获得。12、路基除土体外,还应包括正常的工作所需的排水、防护与加固措施,以及路侧的取土坑和弃土堆等。13、路基的断面形式,按照基身的填挖情况可以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三种类型。14、路堤是指基身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有一般路堤、浸水路堤和陡坡路堤。15、在路堤边坡低矮和迎水的一侧,应设置边沟和截水沟等排水沟渠,以防止地面水浸湿和冲刷路堤。16、路堤堤身与路侧取土坑或水渠之间,还有高路堤或浸水路堤的边坡中部,可是需要设置()护坡道,以保证路堤边坡的稳定性。17、在横坡较陡(陡于1:)的地面上填筑的路堤,/称为陡坡路堤。其下侧吧边坡常需设石砌护脚或挡土墙,以防止陆地向下滑动。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在地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宽度为一米。18、全部为挖方的路基称为路堑,有全路堑、半路堑和半山洞三种形式。挖方边坡的坡脚应设置边沟,以汇集和排除路基基身表面的水,路堑上方应设置截水沟。19、弃土堆内侧坡脚到堑顶之间的距离d应随土质条件和路堑边坡高度而定,一般不小于5m。20、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填方部分的地面应挖成台阶或凿毛。21、对于填方高度大于或等于6m以及急弯、陡峻山坡、桥头引道等危险路段,应设置护栏作为指示,诱导交通的安全设施。22、路面结构层,按其层位和作用,可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23、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气候稳定性,而且要耐久、防渗、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路面可由一到三层构成。路面面层应具有一定的横向坡度,以利排水。24、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25、为保护面层的边缘,基层没测应比面层至少宽处25cm,底基层每侧比基层宽15cm。26、当路基水文状况不良和土基湿软时,应在路基与基层之间加设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和扩散应力等作用。27、路基路面的工程特点与内容: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影响因素多变、牵涉范围很广、施工安排不易等特点。(变异性大、分散修建、设计施工、检测管理是相互作用的)。28、路基路面设计的内容:1、勘测调查,2、路基设计,3、路面设计,设计方案比选。29、路基路面建筑的内容:1、准备工作
路基路面知识要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