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危险货物管理和装卸***:在液体表面和内部液体分子同时发生激烈“气化”时的温度闪点: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了解的意义:防火、包装、运输安全燃点:物质在空气中加热时,开始并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一般燃点低于3000C,)自燃点:规定的条件下,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方式:氧化发热;分解放热;聚合放热;吸附放热;发酵放热;活性物质遇水;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自燃点低于2000C分为自燃物质):可燃物质(气体、粉尘)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遇明火(引爆能量)立即发生爆炸。(体积/M3空气;粉尘g/M3空气)爆炸感度:引起爆炸物质分解,:炸药爆炸时对其相接触介质(如弹体、混凝土或金属的构筑物、石岩等)的粉碎能力。爆炸物安定性:爆炸物在长期储存中,保持其原有物理化学性质不变的能力。**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10g);可溶物质;(<10g);微溶物质;(<1g:难溶(不溶)物质;(<)了解意义:包装、容具洗刷消毒、灭火物质选取比重: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的密度与在标准大气压,纯H2O下的密度()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与空气的比值燃烧性——既发光又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过程(1-5类物质都有该危险性)条件(三要素):有热量、有可燃物,有助燃物质热源(火源):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化学热等防患方法:控制火源灭火方法:冷却法——降低热量窒息法(封舱、二氧化碳气体)——去掉助燃物隔绝法——使使可燃物或易燃物与热量完全隔开化学中断法(化学剂)——中此化学反映*——物质发生极剧烈的化学或物理变化,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放出大量能量的一种现象。公斤硝化甘油万分之一秒1500千卡的热量)效应:形成很大气体压力爆炸种类:化学爆炸、物理爆炸、核爆炸防患方法:防挤压、防光照、防冲击、防火及高温衡量参数:感度(热感度、机械感度、静电感度、起爆感度);威力和猛度(爆速、比容、爆热);安定性(物理和化学安定性)**沸点:19℃(分解)熔点:-112℃相对密度(水=1):22℃水中溶解度:混溶蒸气相对密度(空气=1):、外观:无色液体,有刺鼻气味。化学危险性: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时,该物质分解生成有毒和腐蚀性烟雾。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有机物和强碱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浸蚀许多金属,生成易燃/爆炸性气体氢。如果浓度超过72%,该酸不稳定。干燥时,受撞击或震荡,可能发生爆炸。与可燃物料(如纸张)形成的混合物在室温下可能自燃。吸入危险性:未指明20℃时该物质蒸发达到空气中有害浓度的速率。短期接触的影响:腐蚀作用。该蒸气极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吸入蒸气或烟云可能引起肺水肿(见注解)。影响可能推迟显现。需进行医学观察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是有害的。例1高氯酸(72%溶液),。物化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的助燃气体。液态时凝结成淡兰色液体。,熔点-℃,沸点-℃,临界温度-℃,×106pa,,化学性能活泼,可与绝大多数元素生成氧化物。与可燃气体(如氢、乙炔、甲烷等)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氢气混合后燃烧火焰温度达到2100-2500℃,微溶于水。危险特性:氧气钢瓶在日光下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中存放,或搬运时摔甩,易使钢瓶中液化氧汽化膨胀,容易引起钢瓶爆裂。氧气本身不燃烧,但能助燃,与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与油脂接触则反应生热,此热蓄积到一定程度则可自燃。液态氧和易燃物共储时,特别在高压下,有爆炸危险。液态氧易被衣物、木材、纸张等吸收,见火即燃。。皮肤接触液氧时可引起严重冻伤,导致组织损伤。辨识事故类型:火灾、爆炸、冻伤、氧中毒。**标识中文名柴油英文名Dieseloil理化特性凝固点-35~10℃相对密度(水=1)~>55℃~%自燃点277~250℃/ⅡΑ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港口危险货物管理和装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