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自信快乐学习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可见,自信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自信心却越来越低。课堂上,初一学生举手一片,初二学生稀稀疏疏,初三学生潦潦无几。学生的自信心到哪去了呢?就其原因恐怕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如何找回学生的自信心,笔者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正确认识自我,唤起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有所加强,但往往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容易走极端。一些人对自己评价过高,就会产生沾沾自喜,居高自傲的心理;一些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一遇到挫折和失败,就认为事事不如人,,产生怯懦自卑、抑郁不振、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一些游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游戏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劳动等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客观评价自我,同时,也要将现实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作对照,看到自己的进步,尽量发现自己的优点。游戏二:“优点大轰炸”,主要针对部分成绩较差,对自己的没有信心的学生,这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于是我让全班同学集中来找他们的优点,多多益善。如“你有爱心”、“你人际关系处得很好”、“你的字写得不错”等等,帮助他们重拾自信。二、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长期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忽略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风格严肃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交流不够,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生想说而不敢说,想做不敢做,胆小怯懦,抹杀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必须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关键在我们教师,老师应放下架子,主动在师生间架起情感的桥梁。学生一旦感到教师对自己充满信心,热情关怀,就会提高学习的热情,对课堂教学充满渴望,这就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好了感情铺垫。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主动的学习,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中提高自信心。比如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活跃课堂气氛。开展活动时,教师就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做作业时,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完成。这样,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三、多一份理解、宽容,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创新的希望是青年人,他们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有时难免会犯错误或出现一些偏激的思想。因此,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偏激,教师要学会宽容,这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一种保护。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可以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尽可能的作出他们内心希望的那种决定。我们在批评学生思想偏激之前是否也该先想想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太迂腐守旧了呢?所以说,我们不仅要容忍他们偏激的思想,更要鼓励这种新思想的萌芽。当然,对学生的宽容,决不是放纵,任其自流,而是要让学生从自卑感、恐惧感中解脱
找回自信快乐学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