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答谢中书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设想。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节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这个单元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代歌咏自然山水的名篇。学习时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答谢中书书》是作者给友人的书信,其间描写山水,抓住不同景物特征,用凝练的语言、精巧的构思、优美的意境,给我们展现出一幅清丽脱俗的山水画卷,并且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表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人生志趣。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其他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2、教学目标《新课标》中要求:“诵读古代诗文,要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注重情感体验,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根据以上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一)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把握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二)过程与方法: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3、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优美的意境。”本文情景交融,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载体,依据单元要求和教材特点,我确立本课重点为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根据学生对课文的认识我将难点定为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品味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强,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尤其是该班有少数同学仍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等非智力因素有待激发。因此在教学时,老师宜多点拨、启发,要从恰当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操。三、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朗读带动其它教学环节,围绕“美”设计了读(美文)----品(美景)----悟(美境)三个板块,采用的教法和学法主要有:1、诵读法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读,没有读的积淀,很难有品的基础,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68个字,读完一遍只要1分钟,而且句式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多读,所以课堂上教师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全班齐读等)2、点拨法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定要及时点拨,通过点拨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变困惑为顿悟3、启发式教育法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4、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己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可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5、合作探究法学生分小组学习,在活动中解决词语疑难,在探究中感受文章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朗读2、学生课前做好本课预习五、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安排了七个板块的教学活动:情景导入(1分钟)1、欣赏山水美景(PPT展示图片)2、教师导入:教师一边展示山水美景,一边辅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登临绝顶之巅油然而生小天下的豪情壮志;徜徉绿水青山情不自禁向往闲适生活;远眺山间层林尽

答谢中书书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