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人事考试网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如何快速识别
随着大家对行测题目的了解,假言命题这一考点出现的频率之高,应该给广大考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对假言命题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之后,依然会有些学员对假言命题感到迷惑,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假言命题到底该如何来识别。基于此,中公教育专家列举了一些能够帮助大家来识别假言命题的代表词语,以提高大家在假言命题部分做题的正确率。
一、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即:A→B(有A一定有B,没A可能有B,也可能没B)。而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遇到什么样子的词语,就能够提示我们需要把题干中的生活语言变成逻辑语言呢?这就需要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的代表词:“如果……那么……”、“只要……就……”、“假如……就……”“若……则……”、“一旦……就……”。这些词语一旦出现,我们就可以把它们写成A→B(前面推出后面)的形式,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城市里面不遵守公共规则,那么他就没有朋友”。当我们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我们要对“如果……那么”要非常的敏感,前面的句子的逻辑关系就是:一个人在城市里面不遵守公共规则→他没有朋友。通过这些词语的识别,就可以把题干中的假言命题找出来,并且可以正确的写出它的逻辑形式。
二、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B←A(没B一定没A,有B不一定有A)。常见的能够表示必要条件的代表词有:“只有……才……”、“除非……否则……”。这里面我们需要分别注意一下,当题干中出现“只有……才……”的时候,应该是谁推谁,比如:只有报名,才能考试。那么根据这个表述我们就发现,不报名就不能考试,报名是考试比不可少的条件,则其推出关系应该是:报名←考试。而对于“除非……否则……”这个词语的推出关系,相对会更特殊一点,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面进行举例说明:除非报名,否则不能考试。其意思就是“如果不报名,那么就不能考试”,所以“除非……否则”其实就是“如果不……就……”那么“除非报名,否则不能考试”。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如果不报名,就不能考试”。那么它的推出关系就明朗了,即:不报名→不能考试。
到此,对于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我们难免还是有困惑,我们在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把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写成(B←A)如此的表达式吗?这样子做会不会让我们更加容易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呢?这里面我们就解决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表达形式是A→B,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表达形式是B←A。无论是“A→B”还是“B←A”其本质均为“A→B”的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只有报名,才能考试”它的推出关系其实就是:考
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假言命题如何快速识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