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情作业——壮族地理文化概述广西,一颗坐落在中国西部的明珠,不仅地理位置优越,风光迷人,资源丰富,而且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的聚集地。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具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以及民族风俗习惯,本文对壮族这几方面进行概述。一、壮族的地理分布1、壮族的历史源地在壮族传说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布伯子女伏依兄妹之后裔,是在气候炎热、多发雷暴雨和洪水滔天的地方繁衍下来的,所居住之处是山峦重叠、森林密布、虎狼成群、猩猩出没的环境,这也与岭南的特征相吻合。在对壮族历史源地的考察中,考古工作者在岭南地区发现了许多文物,在柳江河畔的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中,发现了五万年以前壮族祖先的化石“柳江人”,这种古人类面部低平、塌鼻梁、颧骨较高、下巴微突,已经初具今天壮人的面部特征。此外还有柳州市白莲洞、柳江县陈家岩、木罗山思多洞、南宁贝丘遗址、桂北山顶遗址、百色、都安以及桂南桂西南等地的其它洞穴遗址等等,最近于1993年4月在右江河畔的田东县发现的古遗址(距今约73万年),都被认为是壮族祖先的活动痕迹。从考古资料或最早的汉字记载,这一地区均未发生过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也未发现在其它地区有壮族先民活动的各类证据。因此也有理由断定,岭南地区就是壮族的源地。根据壮族各类文物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树枝状水系各流域,以及近现代壮族聚居的特点,可证明红水河、左江、右江、邕江、黔江、龙江、融江、柳江和漓江等江河流域是壮族先民最为主要的生息和繁衍地带。2、当今壮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壮族地理分布上集中在以广西为主,并包括一些周边地区的范围内:即东经99°57′到112°,北纬21°31′到26°45′之间。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壮族总人口为1548万人,广西壮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92%,其中广西的壮族人口又主要聚居在桂西、桂西北并以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最为集中,南宁、百色、河池和柳州四地区的壮族人口约达1100多万。广西壮族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70多个县市。壮族人口密集区集中在各河谷低地、盆地和山间盆地等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二、壮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1、自然地理环境壮族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地形上属于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的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包括石灰岩山地在内的丘陵、山地合占总面积的70%。由于雨水和地下水充沛,温度较高,卡斯特地形特别发育,形成了大量的岩溶风景,包括千姿百态风景秀丽的峰林、峰丛、残丘等岩溶山体,大量长短不一、大小与形状各异的溶洞、落水洞与地下河等溶蚀洞穴,以及千奇百怪、仪态万千的石笋、石林、石钟乳、石幔和石柱等溶蚀和化学沉积物。2、社会经济地理环境(1)汉壮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壮族虽然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但实际上壮族地区是以汉族人口为主(占总人口约61%)的多民族地区。除汉族外,壮族占绝对优势(约占总人口34%),此外还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和仡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合占总人口约5%)。各民族在区内呈“大分散小集中”的掺杂聚居方式,友好相处,共同建设本区经济。在壮族地区工作和落户的还有布依、满、黎、蒙古族等近30个民族的同志。(2)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直到80年代中期,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四个壮族主要聚居地区人均工农业总值仅300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均工农业总产值还不到全的一
广西区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