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探究蜜蜂生物行为 话说中蜂失王诱因与对策.pdf.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蜜蜂杂志(月刊)JOURNALOFBEE(Monthly),甘霖:(,广西南宁530026;,广西南宁530011)在《蜜蜂杂志》“中华蜜蜂”栏目常读到“中蜂易失王”的术语,笔者仔细推敲几十年活框饲养中蜂的实践,认为“中蜂易失王”90%以上是人为造成的,只要养蜂人注意观察总结,熟悉中蜂的生物行为,“中蜂易失王”是完全可以避免或减少发生的。下面谈几点本蜂场养蜂实践中对中蜂生物行为的探究总结、中蜂失王的诱因与对策,供对饲养中蜂感兴趣的朋友参考。(1)开箱疏忽造成把蜂王丢于箱外:笔者观察到中蜂蜂王的习惯是,经常爬于巢箱副盖(副盖与巢框上梁构成蜂路一面上),如果养蜂人不注意,开箱把副盖随便一搁,就容易将蜂王丢于箱外造成失王。所以,初养中蜂者开箱检查蜂群,首先要确认副盖上无蜂王,然后再检查蜂群。(2)中蜂提脾检查蜂王惊飞。造成蜂王惊飞的原因有:蜂王质量差,体格弱小。比如人工育王技术未过关或急造王台的蜂王,若遇上养蜂人操作粗鲁、反复提脾检查,则易引起惊飞;此外,外界蜜粉源紧缺,蜂王产卵力低、弱小的时候,开箱提脾检查也会造成蜂王惊飞,这种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蜂王体色偏黑的蜂种。开箱惊慌离脾的蜂群,更要注意这一点。如果养蜂人已知蜂王惊飞,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蜂箱全开,略等片刻,注意观察,一般蜂王都能飞回原箱,这是治标的做法。治本的做法是提高育王技术,培育健壮蜂王,尽量不用急造王台之王,蜜粉源紧缺期切忌开箱提脾检查。(3)中蜂夜间取蜜,操作不当失王:在温暖时节的流蜜期应提倡夜间取蜜,但夜间取蜜若操作不当,将有失王现象。夜间取蜜要防蜜蜂的趋光性,只能利用暗淡的灯光,几乎是靠养蜂人的手感进行,不像白天靠视力控制操作。如有时一箱蜂都抖下了,把巢脾搬回有灯光的室内割盖摇蜜时发现蜂王还在巢脾上爬。这种情况只要养蜂人放慢抖蜂动作,多抖一两次或用蜂刷轻刷几下,失王现象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夜间开箱,抖蜂时蜂王惊慌爬出至箱外壁、箱底,造成失王。这种情况养蜂人不宜一次性把所有巢脾全部抖蜂取蜜,应留一两张不取或分两次抖蜂,即先取完一半,待取完后脾放回原箱,再抖蜂取剩下的那部分。一句话:让蜂有脾可依,不至于受惊爬出箱外。不宜用强光照射抖落在箱底内的蜜蜂,避免蜜蜂收稿日期:2007—12一O5因怕光而向箱外暗处爬,蜂王也跟随爬出去不懂回巢而失王。对策是:天亮时养蜂人要认真检查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中蜂自然分蜂不成功群的失王:中蜂自然分蜂飞出,若蜂王因剪翅不能飞起,分出蜂就在天空盘旋飞舞,寻觅蜂王或在树上结团片刻,便飞回原处。如果在巢门附近发现惊爬的蜂王,就会有怒杀蜂王的行为,即使养蜂人用竹塑王笼扣住,蜂王也会遭同样怒杀致死。遇上这种情况,养蜂人应该用铁丝圈王笼保护蜂王,待蜂群怒气消失后,再放王出来就安全多了。如果养蜂人处理不当,蜂群第一次分蜂失败了,分蜂团飞回原箱等待巢内的王台出新王,再进行第二次分蜂飞出。如果养蜂人还是不顺其自然让蜂群自然分蜂,只留1只王台,其他王台一律弃去,这样新王出台后巢内虽无第二只蜂王,也没有一只王台基,但蜂群还是会进行自然分蜂飞出,然而这只新出的王不随分蜂团飞出,所以分出的蜂群由于无王在其中,即使在树上挂团,也过不了多久,便散团飞回原箱。

探究蜜蜂生物行为 话说中蜂失王诱因与对策.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qpkhvg37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