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姓名:刘建铭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西方经济学指导教师:赵景峰20090615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传统农区由于长期被定位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全国粮食供给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这个第一性产业根深蒂固,而且由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惯性作用,致使农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基本上被格式化,工业化因此步履维艰、难以突破。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化程度如何,是一个和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提升产业水平,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日益加大的区域差距,也理应成为传统农区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但是,工业化不只是简单上几个工业类项目而己,作为以农业立身和见长的传统农区,工业化必须立足基本区情,根据区域内的资源、技术、劳动力、信息以及市场、交通等要素及外部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来推进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如何使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相结合,形成互动,并且在提升产业等级的同时,不对粮食生产及其安全造成过大冲击,更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既从理论的角度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区畜牧业等有关范畴的基本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又从实证的角度对农区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以及农区畜牧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认为,“三农”问题是农区焦点问题,推进工业化必须立足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加快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结合,通过现代工业的发展,使非工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工业生产方式,将自给自足的农业“化”为现代市场农业,促进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只有“三农”受益并因此得到改善的工业化,才是传统农区真正有特色、有实效的工业化。那么,什么样的产业可以发挥其中的关联和支撑作用?通过对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省实地调查分析,本文认为,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饲料、兽药、食品加工等)作为农区的传统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并作为农民收入不可或缺的来源和联接城乡市场的纽带,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基础及环境,是传统农区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的有效载体,传统农区要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真正作为一个独立产业重视起来,大力发展,由此寻求一条适合农区实际的工业化道路。主要发展措施包括积极改造传统农业,用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以肉蛋奶等食品加工业为龙头,通过畜牧业的率先工业化促进传统农区的工业化;同时,基于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农区畜牧业还须注意饲料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建立中国特色的饲料工业。关键词:传统农区,工业化,畜牧业发展第一章引言abstractTraditionalagriculturalregionshavebeenpermanentlydesignatedasnationalgrainproductionareas,undertakingtheimportanttaskofprovidinggrainstothecoun时andmaintainingnationalgrainssecurity,withdeep—rootedagriculture,,,,,itisnecessarytohaveindustrializationbasedontheactualcondition,namely,
传统农区工业化进程中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