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在音乐中飞扬——在作文训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新建路中学语文组刘海燕内容摘要一个人想象力的大小对他的创造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文课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利用最能引人遐想的音乐,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一个能激发作文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方法。有这样一个大家熟知的故事,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智力测验: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儿,让被试者回答这是什么。问到机关干部,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用求救的眼光看着在场的上级。局长沉默良久,气呼呼地说:“没经过研究,我怎么能随便解答你们的问题呢?”问到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他们则哄堂大笑,拒绝回答这个只有傻瓜才回答的问题。问到初中生,一个尖子生举手回答“是零”,一个调皮的学生大喊“英文字母的O”却遭到班主任的白眼。最后问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异常活跃地举起小手回答:“是月亮”、“是兵乓球”、“是烧饼”、“是李谷一演唱时的嘴巴”、“是老师发脾气时的眼睛”……显而易见: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所受教育越多,人的想象力就越贫乏越苍白。这是多么严峻而发人深省的现实啊!如何挽住并激发全社会的想象力,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从现在抓起,从孩子抓起,从语文课堂内外抓起。在作文训练中,“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想象力的训练,形式多样,听音乐写作文,就是利用音乐无限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任意驰骋,音乐优美的旋律和谐节奏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极易引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将音乐语言转化为丰富而形象化的思维语言,进而将脑海中的源头活水外化为语言文字的作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失为一条作文训练的好路子。笔者在此谈谈听音乐作文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一些尝试和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同仁分享喜悦,并求教于方家。听音乐作文是创设情景作文的一种,老师借助世界名曲优美的旋律将学生们带入曲中境界,学生凝神谛听,根据音乐的题目、作者、背景等材料,和着音乐的韵律节奏展开想象,进行由乐语到话语转换的再创造,有时也许会想象感受到作曲家都未曾想到的境界,恰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欣赏再创造。惟其如此,听音乐作文才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训练中,每位学生都能将自己对曲子的理解变换成各具特色的画面,思维随着乐曲飞扬,脑中有景有事,笔下自然很快形诸文字,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写出300~500字,就连平时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的学生也能迅速成文,而且别具一格,个性十足。批阅这样的作文,老师大饱眼福,乐不可支,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一、想象,让奇幻的美景在欢快乐曲中闪动我选的曲子有《蓝色多瑙河》《命运》《我心依旧》等抒情性极强的名曲,旨在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想象力,重在通过文字把自己头脑中的画面描绘出来,不受头脑中固有的自然界景物的局限,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激发灵感,放飞思绪,创造性地作文。当悠扬动听的乐曲响起时,学生们眼睛微闭,陶醉其间,思维的灵鸟在想象的天空尽情地飞翔,有的急不可耐,边听边写;有的一曲终了立即动笔,神情专注,好像生怕灵感溜走似的。出乎意料的是,和以前的作文全然不同当堂请2~3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同一
让想象在音乐中飞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