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题答案单选题(共10题,每题3分)1、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须以(B)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A、儒家 B、社会主义核心 C、传统 D、法治2、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A)的多元救济通道; 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 B、以传统文化文化为核心 C、以乡贤规则为核心 D、以村规民约和村民意愿为核心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那那次党代会提出的?(D) 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4、村党支部是执政党在农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形式,它按照(A)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的作用,领导和支持村民委员会行使其职权,其合法性基础是基于《宪法》和党章的国家权威, A、《中国共产党章程》 B、村民自治法 C、村规民约 D、国家行政法规5、“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是那位领导人提出的?(C) A、毛泽东 B、邓小平 C D、孙中山6、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属于哪一类资源节约型技术(E) A、节水 B、节能 C、节地 D、节药 E、节肥 F、节劳力7、世界最早的生物防治是中国的(A) A、利用黄猄蚁治柑桔害虫 B、养鸭捕蝗 C、桑基鱼塘 D、稻鱼轮作8、社区营造就是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B),激发农村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以“营造农村社区”为基础,实现基层政府、党团组织、社区协会和农村居民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多元互动。 A、政治资本 B、社会资本 C、人口结构 D、社会组织关系9、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那个省(A) A、浙江 B、福建 C、广东 D、江苏10、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还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B),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A、俭朴村风 B、淳朴民风 C、勤劳家风 D、节俭族风11、调查表明:居住在同一块地,同吃一个井里的水,同走一条乡间路,共用一线路电的同村村民,日常交往密切,具有凝聚力。这种文化被称为()正确答案:A、地缘文化12、基层农村社会治理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就是要有规范性的()。正确答案:D、文本制度1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正确答案:B、保障14、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正确答案:B、保障15、农村社会治理开始朝着网格化方向实施制度创新,实施“民生110”工程。表明:国家权力契合农村基层法治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以()的多元救济通道;正确答案:A、以基层司法为核心16、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须以()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正确答案:B、社会主义核心17、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由美洲引进到中国的水果是?正确答案:B、菠萝多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下列那些属于乡村文化建设工程(ABC) A、文化广场 B、村史馆 C、文化礼堂 D、修族谱2、当前农村土地问题取代负担问题,治理危机出现新焦点的原因是(ABDE) A、减人不减地、增人要增地引发的纠纷 B、村组机动地管理不规范引发的纠纷。 C、因土地流转引发的纠纷 D、外出弃田户重新要地引发的纠纷。 E、因征地引发的冲突。3、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发明者有(AC) A、神农 B、黄帝 C、后稷 D、大禹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除产业兴旺外,还有(ABCD) A、生态宜居 B、治理有效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5、当前中国农村在村落内呈现“小聚居”的特点。人口多、地域广,地域之间没有共识,农民认同感不强,参与机会少,参与成本高,参与质量比较低。因此以村庄为单位的村民自治大多走向了(ACD) A、形式化 B、精细化 C、文本化 D、悬浮化E物质化6、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ABD)。 A、思想观念 B、人文精神 C、科学价值 D、道德规范7、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困境的具体表现是(ABCE) A、人口流出现象严重 B、农村公共权力代理人的老龄化、权力日常行使的封闭化 C、公共事业建设艰难,“一事一议”变成“凡事难议” D、“穷财政”与“有所为”的矛盾。 E、集体债务化解无望,税费尾欠政策引发新矛盾8、农业能够为人类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ACEF) A、需求产品供给 B、良好饮食习惯 C、生活环境调节 D、健康生活方式 E、精神文化影响 F、生态过程支撑9、我国精耕细作农业存在于下列那些王朝?(BCD) A、商朝 B、秦朝
公需课《乡村振兴战略》题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