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内容摘要: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活动,我们在重视科学的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德育功能。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培育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关键词:科学教育德育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曾经说过:科学教育是真善美的统一。他讲到“科学教育不仅是一种求真的活动,我们在重视科学的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应该重视科学内在蕴涵的善与美,要充分发挥科学的德育功能”。而“科学的德育功能的实现,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在《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亦明确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对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自然现象的学习,改变学生的行为倾向,激发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可见,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培养有德的高素质学生,在我们小学的科学教学应该渗透德育,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一、结合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与互助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科学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更能集思广益,迸发思维的火花;在成果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在平时的科学教学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小组内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融入到小组中去,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比如:在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课前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在课外通过各种方式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在课上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小组发现的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他们一部分到学校图书室借阅相关的书籍,还有一部分通过网络查找,并且明确分了工,谁查这部分的资料,谁查那部分的资料。在展示的时候,他们出示的月球的相关资料多的让我目瞪口呆,不仅包括文本性的资料,有的小组还找到了图片、视频、有关于月球运动的flash课件等。而这堂课上,学生们对自己展示的资料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样,在科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不仅更好地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与互助的精神;在交流展示过程中,以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二、结合科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所谓意志,就是指人们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良好的意志能够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对困难做出正确的意志努力,它包括:自觉、坚定、恒心、果断、自制、毅力等,而这些品质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在我们的科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这方面的资源,我们科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例如在教学三下“种植凤仙花”的活动、四上“观测天气”的活动中,一开始学生们兴趣盎然,但这种兴趣最终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我采用了全程关注的方法,给每个小组分发了观察记录表,每隔两天进行批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时

浅谈小学科学教育的德育功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