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刑法学总则授课提纲乐毅第一讲刑法概说一、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渊源与分类: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其中,刑法典通常被称为普通刑法;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是特别刑法。(二)刑法的性质:(1)特定性;(2)广泛性;(3)严厉性;(4)补充性;(5)保障性。(三)刑法的任务(第2条):保护法益。(四):指刑法具有使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得以明确的机能。即对于一定的犯罪,在刑法中规定施加一定的惩罚措施,以此来明确国家对该犯罪的规范性评价。在此意义上,刑法既是行为规范,也是裁判规范。:指刑法具有保护法益不受犯罪侵害与威胁的机能。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因此刑法的最终目的应当定位于保护法益。:指刑法具有保障公民个人的人权不受国家刑罚权不当侵害的机能。在此意义上,刑法既是善良公民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五):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学理解释。★★: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需要重点把握的论理解释有:扩大解释(类推与扩大解释的区别:形式上,看有没有超出刑法条文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实质上,看有没有超出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缩小解释、当然解释、反对解释。易错点提示:①任何解释结论都必须符合刑法的目的。当不同的解释方法得出多种结论或不能得出妥当结论时,必须以目的解释来最终确定;②所有的刑法解释都要从法条的文理开始,而且不能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否则即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③最新观点将解释方法中的平义解释、宣言解释、扩大解释、缩小解释、反对解释、补正解释等条文解释适用的方法称之为解释的技巧;将解释方法中的文理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等解释的参照事项,称之为解释理由。主张对一个刑法条文或者一个刑法用语的解释,只能采用一处解释技巧,但采用哪一种解释技巧,取决于解释理由,而解释理2013司考 2014国考全程同步更新QQ523445609由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任何解释都必须具有符合刑法目的的理由,但不一定具有体系解释、历史解释、比较解释方面的理由。例:①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②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③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④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关于上述4句话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11 -51)①句正确,第②③④①②句正确,第③④①③句正确,第②④①③④句正确,第②句错误二、刑法基本原则易错点提示:刑法基本原则不仅对刑事司法而且对刑事立法也具有指导和制约意义。★★(一)罪刑法定原则(第3条):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1)思想渊源:三权分立学说与心理强制说;(2)思想基础: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1)形式侧面:①成文法主义(行政规章不得规定刑罚,习惯法、判例不能作为刑法的渊源),又称成文的罪刑法定;②禁止重法(不利于行为人的事后法)溯及既往,又称事前的罪刑法定;③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但并不禁止扩大解释,又称严格的罪刑法定;④禁止绝对的不定(期)刑。(2)实质侧面:①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②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③明确性原则。此三项加上形式侧面的第④项要求,合称确定的罪刑法定。例:关于罪刑法定原则有以下观点:①罪刑法定只约束立法者,不约束司法者;②罪刑法定只约束法官,不约束侦查人员;③罪刑法定只禁止类推适用刑法,不禁止适用习惯法;④罪刑法定只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事后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12-3)①句正确,第②③④①②句正确,第③④④句正确,第①②③①③句正确,第②④句错误(二)平等适用刑法原则(第4条):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其基本内容可分为四方面:①平等地保护法益;②平等地认定犯罪;③平等地裁量刑罚;④平等地执行刑罚。易错点提示:平等适用刑法原则并不排斥必要的差别。2013司考 2014国考全程同步更新QQ523445609(三)罪刑相适应原则(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与犯罪的轻重相适应。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实质,是以客观行为的侵害性与主观意识的罪过性相结合的犯罪危害程度,以及犯罪主体再次犯罪的危险程度,作为量刑的尺度。亦即,刑罚既要与犯罪性质相适应,又要与犯罪情节相适应,还要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三、刑法适用范围(一)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管辖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属地原则(第6条)(1)“领域”的含义,既包括领陆、也包括领水与领空
【讲义】刑法学总则授课提纲乐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