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以克为单位的电子秤一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一台,西瓜一个(整千克的),苹果一个,盐两袋、西红柿每组1千克、糖每组1千克、硬币1个、课前调查表。二、教学课题教育方面: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2、学会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4、.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有趣的比较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三、教材分析《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课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在测量和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方法本课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利用实物的称量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感知克和千克,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并在测量和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五、教学过程一、认识千克和克(一)生活了解1、你调查了哪些物品的质量?(指名回答)2、老师也调查了一些。(展示)食盐、钙奶饼干、康师傅方便面、5千克袋装大米的质量。3、指导:我们调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国际上用g来表示克,用kg来表示千克。(二)认识秤1、说一说:拿出西瓜和梨?谁轻谁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们用什么来称它们的质量?你们在哪见过什么样的秤。(指名回答)3、认识各种秤:(1)、指导学生通过百度视频认识各种电子称【百度搜索】http://image./so?q=%E7%94%B5%E5%AD%90%E7%A7%B0&fm=360onebox(2)、认识台秤,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台秤,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连接【百度搜索】http://img./eastsoo/25/100244141/2012-8-20-16-58-18-(三)称西瓜和苹果1、(出示以克为单位的电子秤一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一台)这是什么秤?猜一猜西瓜大约有多重?苹果有多重?2、放在天平中称出西瓜和苹果质量。(重点指导怎样看台秤)西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西瓜的质量(你是怎么知道的?)苹果有多重?自己先估量(你是怎么知道的?)(四)秤食盐(认识1千克等于1000克)1、拿出一包500克的食盐,先看看上面的标示的质量,然后称一称。(在克单位的秤上)2、拿出两包来,先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再称一称。(在克单位的秤上)3、再放到千克单位的秤上,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1千克等于1000克。(五)称西红柿1、每人拿出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告诉学生大约有一克(或称量)2、拿出1个西红柿,掂一掂(学生轮流掂)3、估计有多重?拿一袋食盐(硬币)比较一下,估计有多重?(在教学时学生估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赵海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