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助工园林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业理论知识---园林设计
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1、园林设计的依据(熟悉)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求
(3)功能需求
(4)经济条件
2、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熟悉)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一般情况下,园林设计者应首先考虑“适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的对象。在考虑“适用”条件的前提下,其次应考虑的“经济”问题。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3、“生态、景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
景观设计是对自然风景进行整治和修饰,使其更具有美学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创造了景观,文化主导了景观审美,文化为景观审美意义的丰富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养料;而景观审美又不同程度了塑造了文化,围绕某一处山水景观,一些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孕酝而生,人们在对这些作品进行选择、评价时,景观审美的趣味和理想就融入到当地或者更大范围的文化中去了。
而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构成的美。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科学。70年代后,生态平衡的理论得到迅速发展。生态平衡是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以生态学的原理与实践为依据,将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园林布局
1、立意(了解)
立意,即主题思想的确定。主题思想通过园林艺术形象来达,主题思想是园林创作的主体和核心。
立意也是指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设计思想。无论中国的帝王宫苑、私人宅院、或外国的君主宫苑、地主庄园,都反应了园主的指导思想。
(1)神仪在心,意在笔先
晋代顾恺之在《论画》中说:“巧密于精思,神仪在心”。即绘画、造园首先要认真考虑立意。
(2)情因景生,景为情造
造园的关键在于造景,而造景的目的在于抒发作者对造园目的与任的认识和激发思想感情。造园不仅要做到景美如画,同时还要求达到情从景生,要富有诗意,触景生情。
2、“相地合宜、构图得体”的意义(熟悉)
园林“立意”与“相地”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园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这是明代园林哲师计成提出的理论,他把园林的“相地”看成是园林成败的关键。古代相地,即造园的选择园址。其主要含义是,园主经过多次选择、比较,最后“相中”,即园主人所认为理想的地址。
那么,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呢?园主人选择园址的过程中。已把他的造园构思与园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周围环境等诸多因素做综合比较、筛选。因而,不难看出相地与立意,或立意与相地是不可分割的,是在园林创作过程中的前期工作。
3、总体设计(了解)
园林的布局,就是在选定园址或称为在“相地”的基础上,根据园林的性质、规模、地形特点等因素,进行全园的总布局,通常称之为总体设计。不同性质、不同功能要求的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布局特点。不同的布局形式必然反过来影响不同的造园思想,所以,园林的布局,即总体设计是一个园林艺术的构思过程,也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创作过程。
4、园林布局(掌握)
(1)概念
园林布局,即在园林选址、构思(立意)的基础上,设计者在孕育园林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要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景、配景;功能分区;景点、游赏线分步;探索所采用的园林形式

助工园林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l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3-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