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掰手指口算的.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孩子“是否用手指算数”说开去惠阳区实验小学何美霞一年级的孩子,刚升入小学,这个阶段口算,如果没有经过学前的专门训练,孩子学起来是很吃力的。对于孩子来说,掰手指算数是他们的一个学习过程,就像孩子应学会爬,然后再走一样。掰手指对孩子的左脑开发有利,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因此每个孩子在读幼儿园的几年里,都会或多或少的参加一些手脑速算班、珠心算等等的培训班。 现在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学前都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有的还能进行较大数的口算,但在教学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是利用幼儿园所学的珠心算的方法或扳指头的方法进行口算的,这表面好像对口算教学有利,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在计算时脑海中有的只是一颗颗算盘珠子,或是一个一个的数手指头,至于这些数所表示的意义却一无所知。还有的学生却完全是死记硬背,这些对于学生数感的形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让学生掌握算理,而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如果单靠讲解,势必造成学生缺乏兴趣,理解不了。最终是老师累、家长累、孩子累。从教一年级有好几个年头了,看到大部分的孩子仍然用手指算20以内,甚至是10以内的口算时,我都在想,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离不开手指了呢?我还能让他们继续下去吗?现我将这几种方法比较如下:一、珠心算的不足调查显示,由于传统珠心算方法依靠口诀和指法训练,缺乏对数概念以及数学推理意识的适当引导,可能导致儿童数学推理能力“滞后”,影响日后数学思维能力的全面建立。因为珠心算方法与小学计算方法不同,儿童上学后没有机会应用珠心算,导致学过珠心算的儿童“入学后被动放弃、一年后基本忘记、两年后主动放弃”!二、手脑算的弊端首脑算就是把孩子的小手当成计算器,做题目时掰掰几个手指头,和按计算器没什么区别,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要先理解数的概念、数的多少,不应把数学当成语文去学。幼儿园的小朋友对数据还很朦胧,应该采用传统的方法让其加深对数的理解,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快心算的优势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手脑算”,既不用算盘,也不用手指,与小学计算方法一致,是幼儿升入小学笔算口算过关的最佳方法。“心”,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运算机理,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快心算把幼儿数手指的习惯很好的和小学口算做了过渡,解决了多少年来家长和老师没有解决的难题,为幼儿很好的学习口算扫清障碍。综上所述,一年级的孩子口算时还用手指百弊无一利,因此如何提高孩子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是当务之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掌握基本方法。主要有: 1、在动手操作中揭示算理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采用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学具来进行教学,利用有效地操作活动来帮助学生揭示算理,弄清算理。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如:算“18-7”学生先摆一捆零8根,然后从8根里拿走7根。这样为学生理解记忆算理建立了清晰的表象,也为学生正确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例如:在教学和是6的加法时,我让学生准备6个小圆

掰手指口算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101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0-02-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