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严爱并举的教育艺术.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小学严爱并举的教育艺术崔仕礼(陕西省紫阳县洞河镇石坝小学陕西紫阳725304)【内容提要】未成年人是教育的客体,教育要严爱并举,严爱有度,爱而不溺,严而不罚,严慈相济既是一门新的教育艺术,也是一个教育法宝。【关键词】教育严爱并举必要性出发点归宿【参考文献】1、《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郑克俭王作廷)2、《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文龙廖时人朱新春)3、《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编韩永昌)引言又是一学年即将结束,几位班主任老师交谈着这一年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分析了本学年的成功和失败的地方,预测着今年中考可能取得好成绩。老师们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分担着失误的责任,思考着未来的教育。交流成功经验时,有一个共识,就是初中教育要严爱并施。但是,一些老师对严和爱如何把关显得有些困惑,于是引起了我的思考和回忆,写下本文,与教育同行共勉。一、对初中学生严爱并举教育的必要性。驶入二十一世纪,传统的“黄荆棍下出状元”的教育手段一去不复返了,教师对学生传统的威慑力也不复存在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媒体的普及,学生懂得更多,身心发展更快,也更富有心计,这一增一减,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教师应对“花样繁多、手段先进”的调皮捣蛋学生的法宝是严爱并举的教育艺术。1、对初中学生严爱并举教育是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需要。教师的客体是人。中学生的心理意识逐渐增强,初步认识自己、控制自己;有自尊、自信、自爱、自豪;学习兴趣、积极性随教师的感情而转移;处在能力发育时期,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特殊能力常在这时昙花一现,尤其需要教师的关注。中学生处在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身体发育第二次高峰,自我意识发展第二次飞跃。心理世界更为丰富,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生理早熟、心理幼稚、情绪矛盾、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行为失控,欺骗说谎,偷窃破坏,攻击对抗,离家出走,甚至犯罪;交友不慎,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主观能动。“人牵不走,鬼牵着跑”。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朋友,用师爱感化学生,使其沿着严格要求的教育目标迈进。加强正面引导,实行民主管理,制度管理,使其不入歧途。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以严爱并施,恩威并重。2、对初中学生宽严并举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的竞争,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型和合作型的人才。培养合作型人才需要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师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取得成效是建立在师生的感情基础上的。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师为学生缝制的心里襁褓,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我等、尊师爱生、双向反馈、教学相长。师生彼此尊重、友爱,有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对学生高尚无私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尊师和勤学上进的心理,并使其乐于接受教师的严格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3、对初中学生宽严并举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由于时代的发展,观念的更新以及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初中学生对自己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有了新的要求。他们渴望教师是良师,更是益友,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他们希望教师是他们的大朋友,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他们平等相待

浅谈严爱并举的教育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14042****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0-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