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6望天门山2语文s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二、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学习古诗吗?是啊,古诗是中华文化长廊里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大家之前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有送别诗,咏物诗,还有山水诗等等。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众多的耀眼明珠之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脚步,与他共游天门山,一起去感受大自然山水风光的别样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望天门山》(板书课题及作者)活动2【讲授】2二、展示资料,了解天门山及作者。 ,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说说天门山名称的由来。(挑学生回答)2. 知其诗必先晓其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人(大屏幕出示李白的简介)了解了本首诗的作者后,我们就正式进入本首诗的学习。三、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感悟:默读古诗,读出节奏。借助书本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理解诗意。合作交流:同桌相互交流,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四、整体感知,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那么,李白远望天门山,看到了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教师出示注好停顿的古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学生注意倾听,轻声跟读。。 ,(两位同学) ,指导:诗歌朗读注意节奏,七言绝句应二二三节奏。根据同学和老师的评议在读一读。6、男生读——女生读  7、播放雄壮的音乐,配乐朗读齐读。(点评:以读为主,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中初步感悟、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自身的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初步感受诗人流露在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五。、借助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诗2分钟,老师指导,出示大屏幕:师问——生答——出示)刚才我们一起诵读了这首诗,那么下。(2分钟),借助注释,交流对古诗的理解。    请同学们解释下面字词——出示(1)字词的意思(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天门:指天门山。中断:从中间割断。至此回:到这里回旋。出:耸出来。 孤帆:孤独的一只船。 帆:船上风帆,这里代指船。请同学们描述诗歌的内容——出示(2)诗句的意思(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撞击到险峻的岩石,回旋激荡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轻捷驶来。   ,合作交流,集体探究。(出事探究题)诗中有山有水,那么诗人是如何来写山水的?通过对山水的描写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探究这首诗。(出示大屏幕),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天门山、楚江、日、孤帆》 ?《青(山)、绿(水)、红

五年级上册语文学案6望天门山2语文s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jh0927
  • 文件大小112 KB
  • 时间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