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说明:1、每队自己设计封面2、应包括内容:作品名称、队伍名称、队员、指导教师等作品题目摘要:(限400字)关键词:(3~5个)目录1项目背景分析 32改善研究 133可行性分析 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184总结和思考 16参考文献 、销售为主的企业集团,下辖钣金厂、铜管阀门厂、塑料厂、喷唋厂、包装材料厂、电机厂、两器厂等几十个下属机构和企业,除了少数关键零件(比如压缩机)以外,95%的零部件均由自身配套厂提供。然后在总装厂采用人工作业的流水线方式进行空调内外机的组装工作。目前该企业为国内四大空调制造企业之一,空调年销售量超过到1000万套。在泰国、越南、博茨瓦纳、尼日利亚等国家设有多家合作工厂,市场营销网络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民营空调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企业之一。在06年中开始,该企业购买了ERP软件并且将其逐步融入企业的生产管理之中。企业希望可以通过引进ERP系统来提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该企业的主要高层领导都曾经前来清华大学参加工业工程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可以了解和重视工业工程对于企业的作用。而在企业之中也开始尝试将工业工程思想方法应用到生产管理之中。,在2006年暑假在该企业的实习成果。这三名同学主要在企业的生产一厂(家用空调总装一厂)进行实习活动。在两个月的实习期间,应用他们所学的工业工程相关知识,完成了两个改善项目:1)外机生产线效率提升研究项目:以生产一厂外机生产线(外四线)为研究对象,开展关于提升生产线效率以及人因学改善的项目;2)物料配送系统评估及改善项目:评估生产一厂的物流配送系统,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包括窗机、柜机以及一体机)的总装任务,下辖5条空调内机装配线以及5条外机装配线。由于生产线建成的时间有先有后,造成不同生产线之间设备新旧程度不一。而外四线则是其中比较新的家用空调外机装配线。由于空调行业本身特点,使空调生产有淡旺季之分。在空调生产旺季,该空调企业的生产一厂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问题。由于各种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装配线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足发挥,实际产能与理论产能存在着差距。除此之外,该企业存在着人员流动大的特点。企业需要抽出相当大一部分精力用于新员工的培训以及适应,无形中提高了生产成本。并且新员工的工作绩效也与老员工有较大的差距。,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人绩效。该项目中主要应用了工业工程逐步改善的思想,首先通过瓶颈工位的改善以提升产线产能,其后通过线平衡的优化来降低生产成本,最后应用人因学相关知识达到提高工人绩效的目的所以在实施该项目过程中,他们首先对外四线进行细致的调研分析,了解空调外机的全部装配流程,确定瓶颈工位进行重点研究及改善。之后进行装配线的线平衡分析,对工位设置以及各工位人员配置进行改善。最后,为提升工人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对工人的装配动作以及生产工具进行人因学上的改善。图1-1:)瓶颈工位分析:图2-1:外四线整体结构图外四线总计工位数60个,工位工人数64名,加上线长1名,段长3名,返修工2名,预装线工人5名,总定编75人。但工人配置以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外四线需要负责生产多种型号的空调外机,不同型号之间会有部分物料差异,以及微小的工艺差别,但型号转换的时间间隔很短,在测量中可以忽略。通过调查分析,全线瓶颈为商检房的前端和后端。,由检验设备调定,不可随意更改。若能始终保持商检房正常运转,(最大)产能为3600/=208台/小时,但实际产量淡季时通常做到150-160台/小时,旺季时能做到180-190台/小时。由于技术原因以及质量要求,商检房的工作节拍不可以随意更改,所以我们对外四线的改善目标就变成了让商检房这一瓶颈工位尽也许地满负荷运转,提高生产效率。2)问题描述:在发现了装配线的瓶颈之后,接下来的任务为对瓶颈工位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导致瓶颈工位不能满负荷运转的原因。在详细了解商检房出入口的反馈控制及相关线体(工位)的具体运行机制后,对商检房存在问题作出了如下总述
优化设计大赛作品示例仅供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