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doc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判断体质类型,采用描述性分析、X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体质的分布规律及其与IIP感染、饮食等的相关性。结果消化性溃疡患者体质以阳虚质患者最多,%,阳虚质患者较非阳虚患者感染Hp有显著差异(P<)o在温热饮食方面,阳虚质患者与非阳虚患者存在差异(P<)o结论阳虚质为消化性溃疡的易感体质,且易感染Hp。体质与饮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今后的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阳虚质人群。[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体质;饮食;幽门螺杆菌[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4)35-0048-04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估计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此病[1]。临床表现多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性节律性疼痛、容易复发以及难以彻底治愈[2]。近年中医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受到重视。张瑞娜等[3]认为:将体质学说应用到胃燒痛的治疗中能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疗效。故了解何种体质为消化性溃疡的易感体质,及体质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以阳虚体质为多,口-病程缠绵难愈。本研究通过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的调查及研究,旨在通过对患者中医体质的判定和干预,早期发现治疗溃疡,防止复发的作用。从而达到中医“未病防病,已病防变”的“治未病”之效。现报道如下。〜2012年12月确诊为1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以临床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患者群体年龄选择18〜60岁,其中〈20岁5例,21-30岁44例,31〜40岁44例,41〜50岁45例,51〜60岁20例。平均年龄为37岁。男91例,女67例。脑力劳动者56例,体力劳动者94例。有喜肥廿辛辣者69例,无或少食肥甘辛辣者89例;喜温热饮食74例,无或不喜温热饮食84例。Hp感染,阳性98例,阴性6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9例,胃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9例。《实用内科学》[4]制定。①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常与季节、精神因素、饮食不当有关。发作时有上腹灼痛、钝痛、胀痛或隐痛,服碱性药物可缓解;②X线顿餐检杳可见龛影及黏膜皱唳集中征象,单纯局部压痛、激惹或变形为间接征象。③内镜检查胃内、十二指肠发现圆形、椭圆形、线形、不整型或霜降样溃疡,底部平整覆有白色或灰白色苔,边缘多整齐,无结节状隆起,周围黏膜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裳向溃疡集中。活检及细胞组织学检查,可排除恶性病变,具备以上①②或①③即可确诊。胃镜诊断标准:参照《胃肠道疾病内镜诊断与治疗学》[5]制定。将其分为活动期、愈合期及瘢痕期,各期再分为两个亚期。溃疡的最长直径利用张开的活检钳()进行测量。溃疡病胃镜下表现分期:①活动期(A1期、A2期)为发病的初期阶段,溃疡边缘炎症,水肿明显,组织修复尚未发生。②愈合期(H1期、H2期人此期溃疡缩小,炎症消退,再生上皮及皱裳集屮明显。③瘢痕期(S1期、S2期):此期溃疡已完全修复,为再生上皮覆盖。Hp诊断标准:尿素酶依赖性试验(14碳呼气试验测试为评分标准)
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医体质的临床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