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陶艺原料一、原料:用于制作陶艺的主要原料为天然黏土,黏土是自然界产生的多种矿物混合体,蕴藏丰富,在地壳分布广泛,由铝,硅,酸,盐,石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分化而成,因此,绝大部分黏土都具有可塑性、收缩性、结合性和烧结性等工艺性能,要根据不同的要求,制作的需要,选择一定的黏土作为原料,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无论是陶土,还是瓷土,只要他们具备可塑性,并在烧成中具有强度及烧成后的性能具备需要,既可使用,目前教学中常用于制作陶艺的泥料主要有以下两种。(瓷土)(陶土)(一)高白泥(高岭土)、因最初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地方发现而得名。也称“瓷土”,主要化学成分是含量较高的Al2O3和含量较低的Fe2O3高岭石,一般呈白色,是各种结晶岩破坯后的产物。干燥后成土状块体,潮湿时有良好的可塑性,成器后质地坚硬,击之声音清脆悦耳,适合各种釉料,烧成温度在1320℃以上。(二)紫砂泥红泥或绿泥(陶土)质地坚硬,含铁量较高,经1100—1130℃氧化气氛烧成,在陶艺创作中一般不施釉,如施釉也属于低温釉,外观颜色有栗色、米黄、朱砂紫、墨绿等,色泽朴雅,富有民族特色紫砂泥细腻透气,是制茶壶的好材料,在陶艺的造型中,更具有表现性能,土质柔软,塑造力强,可精雕细琢,当前此材料在已开展陶艺教育的学校中被广泛使用。二、柔泥双手用力从上往下均匀揉压。双手滚动泥团,反复揉压。将泥团揉成椭圆形。切开泥团,检查泥团内是否有气孔,以无气孔为好。我们了解了瓷土和陶土的性能后,要动手进行制作,无论是瓷土或是陶土,在制作之前还需要进行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这就是揉泥,也称练泥。揉泥的整个过程是将泥巴反复揉搓,与揉面相似,以达到以下要求:1、促使水分在泥料中分布均匀。2、排除泥料中残留空气,提高干燥和烧成后的强度。3、防止泥料中气泡分层、裂纹等缺陷,提高泥料密度和可塑性。4、预防在干燥过程中收缩不一致,使作品变形、扭曲。一、作业与要求: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录省名,地名,介绍给你周围的同学。二、探究与自我评估:1,你能说出陶和瓷的三大区别吗?2,揉泥的目的有那些?3,黏土的工艺性能主要有()、()、()和()。
陶艺原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