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陶艺设计与制作-3-陶艺原料处理-2.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陶艺设计与制作-3-陶艺原料处理-2.ppt邸永江
yjdee@
《陶艺作品设计与制作》 陶艺原料处理
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一)、陶艺泥料及其性质
陶艺用泥料主要有两种:瓷泥和陶泥。
瓷泥细腻光洁,能够创作风格秀丽、雅致的陶艺作品。陶泥颗粒较粗,质感厚实,可以用来创作纯朴粗犷、返璞归真的陶艺作品。
陶泥:可塑性较好,含铁量多,1220℃烧成。
瓷泥:可塑性较差,含铁量少,1300℃烧成。
可以根据作品大小、比例在创作时对泥料的可塑性、收缩性和耐火度进行调整。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一)、陶艺泥料及其性质
:
指泥料加适量的水后,能够有一定的黏性塑造各种形体病保持形体不变形。适当加膨润土可增加泥料的可塑性,但不要增加过多否则收缩率增大易开裂。需要先把膨润土调查泥浆放置12小时以上,再加入泥料或釉。
:
指泥料做出作品在干燥和烧成过程中,由于水分流失,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以及液相形成和填充作用,使泥料变得更致密,空隙减小,作品变小的现象。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小石英以加大或减小收缩率。
:
指泥料在经过高温烘烧时,能够使作品保持形状不变性。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练泥
练泥是制作陶艺作品的第一步,练好泥为以后制作陶艺作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反之,将会给以后陶器制作带来意想不到的闲难。
泥的炼制一般可分为手工练泥和机械练泥两种。
炼制出不仅是制陶者对泥性有一个重要的了解过程,也是为以后制作什么样的作品而进行的一个创作过程。
如果泥中含有杂质,未被剔除,那么在以后作品的干燥过程中,由于收缩度不同,而使坯体开裂,或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开裂。
如泥中含有气泡,未被排除,那么在烧制的过程中很可能使坯体鼓包, 以至爆裂。
在泥的炼制过程中,使泥具有一定的枯性,以便制作。其软硬度也因不同作品的需要而有所变化。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练泥
在了解和掌握过一些练泥的基本常识之后,也可灵活运用,并融入表现技法,如有意在表面加入粗料,处理干裂效果,以及用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泥混合炼制,以产生不同泥色的“绞泥”效果等。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
(三)、泥料干湿度的调整

泥的干湿度关系到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太湿的泥无法制作,可加入干料,或分成小块放在通风处晾干,也可在干石膏上反复揉制,以达到合适的硬度。
2 .太干的泥
太干的泥捏塑性差,粘接性能不好,不利于制作而且费力,可适量加水后,反复揉制均匀,以达到合适的软、硬程度。
3 .软硬合适的泥
合适的泥软硬度应如手掌的软硬度一样,这样制作方便,造型自如,粘接性能良好,制作时的干湿程度以不粘手为宜。
四、一般练泥法
1 .双手用力均匀的向前反复卷压。
2 .将反复卷压后两侧多出的泥再向中间卷回。
四、一般练泥法
3 .卷回后再用力下压,多次反复,直至陶泥软硬适中为止。
4 .将炼好的泥揉成塔形待用。
五、菊形练泥法
1 .将泥旋转式卷压右手扶住泥团,左手借助全身力量向下推压。
2 .用力均匀反复卷压翻转泥团,右手接着推压。

陶艺设计与制作-3-陶艺原料处理-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6.29 MB
  • 时间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