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理想课堂,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营造书香校园,分享成长快乐”阶段报告常州市实验小学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给予火种的是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当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面对问号,怀抱好奇……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为了追寻这个美丽的梦,我们学校于上学期加盟了全国“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的课题研究工作,踏上了一段漫长而又美丽的寻梦历程。我们在构筑理想课堂的探索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的工作方式,让教师真正成为“实践着的研究者”,使其“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扎实、有效地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一、聆听窗外声音。首先,聘请省教科所领导及新教育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来校就“构建理想的诗意课堂”、“如何做一个理想教师”等专题与课题组教师进行深度对话,引导理论与实践的深层结合,让思维在碰撞中发出耀眼的火花。半年多来,我们先后聘请了朱永新、成尚荣、彭刚、孟丽华、袁卫星、薛瑞萍、苏静、窦桂梅等一批领导专家来校或作专题讲座,或直面对话,或做课讲演……通过开展这一系列活动,教师们对“构筑理想课堂”这个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及方法都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大家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是一切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新观念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堂是师生演绎生命价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而理想课堂的打造关键在老师,老师是否具有魅力将决定其成败,而老师的魅力来自于她的学识,她的敬业,她的修养,她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和关爱。二、开展校本培训。我们认为,学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调动教师研究的热情开展校本培训,这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有效的“校本培训”不单单源于好的内容,也得益于好的活动形式。只有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校本培训”,才会让每一位教师有亲身的体验;才会满足每一位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才会挖掘和开发教师自身的种种潜力,释放教师生命的活力;才是教师、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动力源”!半年多来,我们通过不断探索,初步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其中成效显著的是“专题式的教研活动”“课题式的听课评课”“参与式的集中培训”。。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教师们思考多了、困惑也多了,过去平静如水的教研活动变得热闹非凡,教研活动成为教师发布问题的场所,活动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冷静,更缺乏深入的研究。怎样才能发挥学科教研组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呢?我们认为,面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科教研组要主动出击,引导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更要通过探索实践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以确保各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于是,我们及时提出“让课题研究有效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不断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的教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让教研活动“专题化”的要求,倡导“难点问题热思考”、“热点问题冷思考”,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专题式教研活动”的提出赋予传统教研活动新的内涵,大大激发了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教研组在教师发布的问题中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择其精要作为教研活动的专题。要求教师带着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成功体验参与教研活动。我们不妨走进数学教研组“如何在低年级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专题教研活动现场:组长:今天我们将围绕“如何在低年级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进行交流研讨。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将经验共享。甲:我觉得要使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材料。比如在教学《认识角》时,我设计了一个“用身边的材料创造角”的活动。考虑到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我为每小组同学准备一个材料盒,盒里不仅有游戏棒、水彩笔、细绳、直尺、长方形纸、剪刀、三角板等显性的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钉子板、圆片、长方体、不规则的纸等隐性材料。课堂上,学生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角,也在做角的过程中感受了角就在我们身边,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令我很开心。乙:我觉得要使探究活动有效,教师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我在上《认位置》时也设计了“画一画”的活动,只不过我课前估计有小朋友会画错,所以我没有让学生拿着“画”出来的图片去找位置,而是将这个活动分三个层次展开。一是“找图片”,让小朋友根据自己座的位置从老师发给的四张不同位置的图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一幅图片;二是“认位置”,两人合作,一人任意拿一张图片找到相应的位置,另一人作出是非判断,然后交换进行;
构筑理想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