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攻坚时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根据《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编制盐城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发展形势(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快速增效的五年,是传统农业加快转型升级、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最快的五年,是农民收入增幅最大、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核心,围绕“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目标,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四补贴一减免”等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市农业的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1、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粮、菜、肉、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652万吨、1190万吨、78万吨、83万吨和5万吨,比“十五”末分别增长35%、20%、13%、,%的土地、%的耕地,%的粮食(6%的水稻)、%的棉花、%的油料、1%%的蛋类。其中,粮食总产2010年首次突破130亿斤,列全国283个地级市前七强,占全省的20%,实现创纪录的“七连增”,连续27年全省第一,,突破600公斤大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位居全国18个产粮大市前三强。2、高效农业发展迅猛。围绕“三年总量全省第一,五年比重全省领先”的目标,实行要素聚集、工作聚焦、力量聚合,全力打造“全省高效农业第一市”。全市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9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突破1/3,增量连续三年、总量连续两年保持全省第一,其中设施农业面积达125万亩。畜牧规模养殖比重大幅提升,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2%,比2005年提高29个百分点,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1%,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等“三大载体”建设。全市已建成和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86个、县级农产品批发市场60个、农产品购销经营部1315个,规划建设县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0个、重点镇农产品加工区50个。3、物质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坚持用工业化的成果武装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进一步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8%以上;高标准农田规模进一步扩大,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达到60%。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其中三麦、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9%,。4、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坚持科教兴农战略,通过积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种子更新、新技术推广和现代
盐城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