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5天际新手生存指南对于新手来说在《上古卷轴5:天际》中如何生存下去成了最关键问题,今天小编就把新手生存指南总结了出来,希望新手们能从中得到帮助。 1,新手进村杀鸡是个不新鲜的话题,杀鸡会导致所属城池的npc刀戎相见,当年笔者也是不自觉冒犯过鸡神,可能是村口的鸡自带嘲讽效果,请控制,控制,再控制…… 2,新手请耐心看完本指南,这会让你对天际有个基本的了解,如有需要请点击只看楼主… 3,新手如果使用老手以上难度(不包括老手),请自觉放低自身的定位,天际96%的生物都能导致你的死亡。 4,城内(村内)赏金制度,守卫会攻击本城市带有赏金的人物,一般情况下收起武器能够让守卫停止攻击并对话,对话中能够选择缴纳罚金或坐牢,坐牢会降低技能熟练度,当然你能够选择越狱。无论是交罚金还是坐牢都会没收偷窃的得来的脏物。城内赏金制度为独立,例如雪漫城有1000赏金被通缉,到了独孤城则不会因雪漫赏金而被通缉。 5,准星指向物品时,显示拿起,拿了则不会有任何问题。显示偷窃,拿了则会被npc勒令拿回或攻击,有时事后还会被雇凶谋杀。当然被发现叫犯罪,不被发现……你懂得 6,关于挣钱,前期最安逸的方法是劈柴(用于难度太高无法应付,又不愿意降低难度的某患者),最快的方法是跟剧情或人物盗墓(我们爱护动物,我们从不盗墓),【偷偷的跟大家说,战友团任务中杀的银手的银质武器老值钱了】,后期能够炼金,锻造,附魔刷钱,也能够盗墓,总之就是不缺钱了 7,天际里最好的武器是自己造的,三神能够练,只要不循环依然不会破坏游戏性 8,很多新手到了新手村后不知道该做什么,建议跟着主线任务走,个人感觉主线就是新手教程。不知道任务坐标和提示的,能够按m再按j,选定任务再按鼠标左键开启罗盘辨识,再按m查看目标地图位置 9,时常存档,接任务之前存档,战斗之前存档,攻击不认识生物之前存档,总之各种存档 10,请颠覆你曾经游戏的经验制度,这里打怪不得经验,经验是由技能熟练度决定得,升级会有一个技能点和供你选择提升魔法,生命,耐力其中之一的奖励。 11,原版怪物也不会爆装备,除了人型和龙基本其它怪物不会有装备,人型的装备一般是她自己用的,龙的装备是把人吃了→_→ 12,路痴属性能够在新手村(溪木镇)买到洞察术 13,新手村买一本愤怒术有奇效,用时记得躲远点 14,新手一般控制不好负重,看啥都想捡了卖钱,教大家一个控制的方法,装备重量为1的话价值至少为10才值得捡,以此类推。 15,在野外游荡时,时常按下潜行键,看准星上的眼睛睁开或闭合,确定是否被什么东西盯上 16,巨人是一种前期强大的生物(固定30级),要小心注意,前期想要杀死需要卡地形(如果你是技术帝请无视我) 17,因为巨人是一种前期强大的生物,因此前期能够利用它来屠龙,把龙引到巨人那里然后逃离战场(怎么引和巨人在哪不要问我→_→) 18,战友团的任务能够先做,带随从做艾拉线,成了狼人后小型怪物便不在话下 19,很多怪物不能下水,因此你懂得。 20,马是一种强大的生物,特别在爬山的时候,按跳键,前进键能够从70度的陡坡上爬上去。 21,高处掉落能够摔死你,掉到水里则没有问题(这里指深一点的水,刚没脚踝的就算了),高处掉落的东西也可能砸死你(尸体除外,原版尸体没有体积碰撞) 22,第一人称视角下,对物品按住e键能够拖动它,尸体也是,太重拖不动… 23,天际的水中有很多食人鱼,而在水中时无法攻击,岸上又没有目标,这时候恐惧术、狂乱术、生命探测术什么的会教它做鱼! 24,对法师使用龙吼的话距离一定要拉近,远程的话一般情况下法爷会放出护盾术挡住龙吼,然后冰锥、火球、闪电招呼你的菊花,简直是强奸不成反被操=_= 25,如上所述,护盾术能够挡住龙吼,你也能够用它挡住尸鬼的龙吼和飞龙的吐息(必须要在吐息前张开,如果被攻击后再开就晚了,自求多福吧!) 26,护甲是有上限的,免疫80%的物理伤害,不带盾牌,装备总和共567点即可,带盾牌减去盾牌防御+25的数值,多了没用,达到的话,不要浪费perk点护甲加成了。 27,魔法抗性也是有上限的,魔法抵抗最多80%有效,火焰、闪电、冰霜抗性也是最多80%有效,能够叠加,最多共免疫97%的魔法伤害。魔法吸收属性能够做到100%魔免。 28,黑暗兄弟会任务中A姐给的加林根是天际最毒,且唯一的材料。不要自己吃,浪费!!! 29,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家里的假人会动,请你淡定,不是闹鬼,也不是要和你搅基……→_→只是脚本错误,你若觉得渗人,,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放假人 30,虽然加载画面上提示说商店每天8:00开门,但她有时不开。虽然说你能够开锁闯入,但你即便闯入,下班时间她也不会和你交易,如果你重复想要和她对话,她就会报警抓你T_T 31,部分怪物和npc会随着你的等级提升而升级,例如守卫,强盗,龙……,而部分怪物不会跟随你
2020年上古卷轴5主线任务图文攻略及新手须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