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学的发展简史一、燃烧学的发展简史(一)燃烧的燃素说(二)燃烧的氧学说 17世纪,德国的斯塔尔提出燃素说。他认为:(1)火是由无数细小而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元素就是燃素;(2)所有可燃物都含有燃素,并且在燃烧时将燃素释放出来,变为灰烬,不含燃素的物质不能燃烧;(3)无视在燃烧时之所以需要空气,是因为空气能吸收和富集燃素。 1774年,英国的普里斯特列在空气中发现了氧,在此基础上,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进行大量的实验,提出了燃烧的氧学说,并于1777年公布于世。其中心思想是:燃烧是可燃物与氧的化合反应,同时放出光和热。现代化学表明,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可见,燃烧的氧学说距离现代燃烧学说只有一步之遥。燃烧学的发展简史燃烧学的应用二、燃烧学的应用(一)提高能效方面现代社会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于矿物燃料的燃烧。如火力发电厂的锅炉、工厂的工业用蒸汽、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动机等,都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燃料的燃烧产生的热能为动力;在冶金、化工、玻璃、化肥、水泥、陶瓷、石油等生产过程中,都以燃料的燃烧来提供热源;人们生活空间的取暖,人们日常的食物制作,都以燃料的燃烧作为热源。以上这些领域,均对燃烧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控制燃烧过程,是燃烧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燃烧学的应用二、燃烧学的应用(二)减少损失方面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火灾发生的频率和火灾造成的损失也令人焦虑地快速增长着。预防和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财产和资源的损失,也给燃烧学的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火灾的定义三、火灾的定义(一)分类★按燃烧对象分类1、A类火灾。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而引起的火灾。2、B类火灾。一切可燃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3、C类火灾。可燃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4、D类火灾。可燃金属引起的火灾。火灾的定义三、火灾的定义(一)分类★按火灾损失的严重程度分类1、特大火灾。死亡10人及以上;重伤2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20人及以上;受灾50户及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0万及以上。2、重大火灾。死亡3人及以上;重伤10人及以上;死亡、重伤10人及以上;受灾30户及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及以上。3、一般火灾。不具备以上条件的火灾。火灾的定义三、火灾的定义(一)分类★按起火直接原因分类1、放火。2、违反电气安装安全规定。3、违反电器使用安全规定。4、违反安全操作规定。5、吸烟。6、生活用火不慎。7、玩火。8、自燃。9、自然灾害。10、其他。燃烧的本质四、燃烧的本质(一)本质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从本质上讲,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但其放热、发光、发烟、伴有火焰等基本特征表明它不同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的本质四、燃烧的本质(二)基本条件1、可燃物(还原剂)不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也不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机物还是有机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均被称为可燃物。如:氢气、乙炔、酒精、汽油、木材、纸张、硫、磷、钾、钠等。
消防燃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