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初步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成分省略等语言的现象。2、领会课文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点,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教学设想】1、注重诵读教学: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死背字典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加以解决。注重诵读教学,在诵读在体会语感,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如:古文今译首先应该力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可随意更换,顺序不能任意颠倒。如果有的词以修辞的方式出现,当直译不能达意时就该用意译的方法。注意文言文中较为普遍的省略现象,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补充,否则会造成一些句子的残缺,甚至产生歧义。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它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差别较大,如不合顺序而采用直译,可能就会显得生硬,此时应该适当调整语序,以求顺畅。对古代的人名、地名和官制等专用名词可以不译;现代汉语中保留的成语,一般可以不译;至于一些成语不译会影响行文节奏顺畅时,应该考虑译出。3、本篇的阅读理解主要采用“主问题讨论式”。即在阅读教学重点设计一个包容丰富,能牵动对全篇理解、具有提纲挈领性质的问题,让学生在主问题引领下主动走进文本,讨论探究。【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世界上有两个民族的起义史或曰造反史是被书写得非常精彩的,场面描写波澜壮阔,人物刻划风采动人。一是法国人,一是中国人。两个民族骨子里都透着造反的血性和天性。不同的是,法等、自由等民主的权利,中国人的造反是为了求生存,求安稳,换一个明君,做一个顺民。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学习这篇文章,对今天的人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二、诵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1、听读,做好注音——正确朗读基本要求一:读准字音重点字读音制作成卡片出示:阳夏(jiǎ)  嗟乎(jiē)適(zhé)戍  当行(háng) 陈胜王(wàng) 罾(zēng)篝火(gōu)  忿恚(huì)  笞(chī) 徇(xùn)  酂(zàn)柘(zhè) 谯(qiáo) 砀(fàng) 社稷(jì)2、自由读,明确节奏——正确朗读基本要求二:节奏鲜明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提示:朗读的节奏要根据词句的意思停顿。3、齐读,读出一点语气——正确朗读基本要求三:读出语气结合课后练习二,注意几句人物对话的语气示例: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反问,严厉指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肯定语气,反击对方)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反问,激怒对方)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疑问,针锋相对)与臣而将四矣。(凛然正气)三、自主学习,合作解疑——疏通文意,分类积累1、自主学习。生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句标出。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组内存疑,仍无法解决的疑难词句交全班共同解决,教师点拨,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3、分类积累。A、一词多义: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如:次数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广故数言以数谏故乃行人行收兵皆次当行行故书B、古今异义:若为佣耕会天大雨又间会吴广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0-03-04